单位名称 | 海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嘉兴市安定医院) | 法定代表人 | 周月强 |
住所 | 浙江省海宁市海昌街道硖川路392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19730.6 | 经费来源 | 财政适当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19677 | 期末数(万元) | 19715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481471100964J | 举办单位 | 海宁市卫生健康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海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嘉兴市安定医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防治和医养职能于一体的三级乙等精神专科医院,开放床位600张,医院二期工程“康养中心”根据医疗、照护、康复等功能需求,新增养老、医疗床位565张,正逐步投入使用,打造医疗、养老、护理、康复、心理、营养“六位一体”园林式高端医养项目。现有职工278人,硕士研究生22名。2024年度,在海宁市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我院紧紧围绕市卫健局党委决策部署,以贯彻落实全市卫生健康工作思路为总目标,紧扣提能力、优服务两条主线,加快推进年度重点工作项目化清单,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保持“医患满意度”第三方测评项目市级医院第一、海宁市医疗机构综合绩效考核先进单位。(一)开展的主要工作1.战略合作,构建医院发展“新平台”。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进一步深化合作,签订医疗资源下沉合作协议,挂牌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协作医院、杭州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中心海宁分中心,以学科共建的技术合作型模式协作,杭州七院派驻专家团队帮扶睡眠(心身)医学、临床心理、儿少心理等学科高水平同质化发展,开设青少年心理健康门诊、儿童青少年情绪专病门诊,遴选4名优秀临床科研复合型青年医师并精准培育。2.医养结合,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医院积极对接海昌街道康养中心建设项目,与海昌街道办事处签订合作协议,全面托管海昌街道康养中心,负责整体管理与运营。2024年完成老年医学科、海昌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整体搬迁,按照集医疗、护理、照护、营养、心理、康复“六位一体”的全程照料模式,打造康养中心、认知障碍诊疗中心功能互补的医养机构,构建起“医疗—康复—养生—安宁疗护”全链条医养结合服务体系。3.托举希望,开启助残服务新篇章。海宁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挂牌成立,以智力、精神残疾人士为主要服务对象,打造集残疾人托养、医养结合、中医/康复理疗、心理疏导等多种服务方式为一体的现代化医养、康复托养服务机构,为精神残疾人提供精细化、全方位的托养服务。同时,组建多跨协同的工作团队,积极链接社会资源,探索院区与社区过渡期的社会化自助互助康复模式,致力于打造3547工作体系,最大程度促成精神障碍者回归正常社会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打造“党建引航·健心共富”党建品牌为主线,通过开展“135”强基工程书记领办项目,推动党建品牌谱系化呈现,持续提升党支部标准化建设。院内候诊区设置集党建展示、党员活动、为民服务和患者休息四位一体的“红色驿站”,常态化开设党员健康科普讲堂,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医院管理中的中坚力量和组织保障。倡导党支部以专业技能为依托,积极开展支部共建联建活动,引领医疗服务提升行动。全年开展义诊下乡送健康28次,医企共建、省市共建活动20余场,山海协作帮扶活动2场,以健康绿色通道接收患者60余名。医院“党建优秀案例”更是登上中国医院院长期刊,标志着医院党建工作在理念创新、模式探索及实践成果等方面得到了高度肯定。2.刷新民生服务“进度条”。启动了新一轮脑健康体检工作,2024-2026年期间为海宁市辖区内新增的65周岁老年人,开展记忆力筛查、个性化脑健康指导等工作,2024年已完成长安镇、盐官镇、海昌街道和马桥街道的初筛,发现了一定比例的老年人存在认知功能异常风险,并针对这些人群进行了个性化随访和干预,同时建立了随访管理档案,确保他们获得持续的健康指导和干预服务。3.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及医疗管理制度,持续开展业务院长查房落实院科两级质量管理,充分运用沪杭优质资源,不断提升医疗质量水平。扎实推进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开设心理卫生门诊、青少年心理健康门诊和儿童青少年情绪专病门诊,增加康复理疗、团体心理辅导等治疗,常态化开展多学科联合会诊,让患者获得更精准、更有效的医疗服务。加强病历质控管理、DRG质控管理,规范病案首页填写,2024年CMI位列浙江省三级乙等精神专科医院第二名,同比增长23.77%;疑难病例RW>2的占比28.91%,同比增长32.67%。4.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以海宁市青少年空中加油站为平台,通过家长微信群科普宣传、公益心理咨询和线上直播讲座等形式,提供全方位心理健康支持。与海宁市总工会合作建立“劳模心理健康服务点”,定期举办心理测试、咨询活动,同时开展讲座和团体辅导,提升公职人员的心理健康素养。聚焦老年人心理健康,通过讲座、评估、随访管理等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心理辅导和情绪疏解服务。累计开展各类服务近百场,惠及上万人,为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质作出了积极贡献。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学科建设:当前学科建设缺乏内涵与深度,管理体系也不够完善。如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长远的目标,学科带头人及优秀中坚力量紧缺,阻碍了学科的发展。人才培育: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需求的日益多样化,需要培养更多具备多领域、多相面能力的人才来应对各种复杂情况。人才培育所需的时间与目前医院发展紧迫之间存在平衡问题。医院运行:医保政策使得医院的运行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规模扩大后开支压力增大。另一方面,由于资金有限,医院在新技术新项目的发展投入不足,导致服务提升进展缓慢,难以形成有效地业务增长点。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成立嘉兴市首家医疗机构绿色食堂。以低碳环保为核心理念,构建"监督-餐品-服务-管理"四位一体体系,打造布局合理、环境舒适、菜品丰富的智慧食堂。通过数智化手段规范食品加工全流程,建立节能降耗长效机制,实现绿色管理与医院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二)创新睡眠医学数智诊疗模式。构建"互联网+睡眠医学"服务平台,提供预约挂号、云端问诊、心理测评、睡眠监测等全流程线上服务。依托AI辅助诊断系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建立睡眠健康数据库,实现医疗资源精准配置,推动智慧医疗标准化体系建设。(三)探索医养结合模式新内涵。创建"医-养-康-护"一体化服务体系,建立医疗护理与养老照护双向转介机制。开发"医疗支撑养老、养老反哺医疗"的融合模式,配套文化娱乐、康复保健、安宁疗护等多元服务,构建普惠型多层次医养结合新范式。(四)持续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老年脑健康三级预防体系,建立痴呆早期筛查干预机制,创新"认知障碍健康小屋"社区筛查模式。完善"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认知障碍照护网络,开发智能预警系统,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推动健康老龄化战略落地。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4月15日,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单位名称海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嘉兴市安定医院改为海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嘉兴市安定医院) |
相关资质认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7110096433048111A5201,有效期:2018年6月27日至2033年6月26日。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6月19日,被中共海宁市委组织部评为海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24年11月,被嘉兴市临床放射质控中心评为临床放射质控中心示范单位;被中共海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2024年度医疗机构综合绩效考核先进单位无诉讼投诉情况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