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海宁市经济作物技术服务站

发布时间:2025-04-10 16:31 信息来源:海宁市委编办 浏览次数: 字体:[ ]

单位名称海宁市经济作物技术服务站法定代表人陈文海
住所  浙江省海宁市硖石街道农丰路389号
开办资金(万元)184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184期末数(万元)184
宗旨和业务范围负责水果、花卉、桑蚕、食用菌等经济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等指导服务工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48174703273XM举办单位海宁市农业农村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海宁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抓产业发展保护“海昌蜜梨”品牌资源,完成17家农业主体的商标使用备案许可,邀请东方学院设计地理标志商标“Logo”,有效带动了海宁蜜梨产业“抱团”发展。推进产业团队项目建设,积极组织申报《皱边角堇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示范》等6个2025-2026年省产业团队项目。长安塔莎园艺、金玉康种植基地成功列入2025年度《朱顶红设施高效栽培技术示范》花卉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子项目实施单位。指导企业与养蚕大户签订合作协议,为养蚕大户、蚕桑合作社成员提供优良蚕桑品种,并为农户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指导、蚕茧收购等服务,全年共开展小蚕共育657.75张。(二)、抓项目推进协助做好产业项目的储备、立项和验收工作,全年共储备经济作物产业项目13个。同时,协调推进省农科院2个双强项目的实施,围绕6个省团队项目及2个重大协同项目目标任务,按照实施计划安排,有条不紊抓好各项工作的开展。此外,做好华实食用菌工厂化项目的跟踪服务。(三)、抓推广示范进一步加强与省农科院、浙大等科研院校合作,做好经济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与推广。示范百合多茬球复壮技术和非洲菊优良品种种植技术,共示范推广‘云南红’等非洲菊优良新品种15个,‘伊莎贝拉’等百合优良新品种3个。做好省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高产优质和适于机械采收桑树新品种选育”和“优质高效抗病家蚕新品种选育”相关试验。今年引进浙凤3号,秋华×平30,华湖×平30,中2018×日2018等4对,共试验养殖60张,为今后筛选适合生产需求的蚕品种提供数据支撑。(四)、抓技术服务加强技术指导与培训,今年全市共开展经济作物类培训班9期,培训550余人,发放梨病虫害周年防治历、精品梨生产关键技术、葡萄高品质栽培技术等技术资料5000余份。加强基地绿色防控技术指导,今年共发布病虫情报7期、各类技术指导信息10余篇。组织主体参加各类评比活动,海宁市兴盛果蔬专业合作社翠冠梨荣获“2024浙江好梨”金奖,海宁长安镇城东村三联果蔬专业合作社葡萄“浪漫红颜”荣获2024嘉兴葡萄擂台赛金奖等。(五)、抓安全生产发放各类安全生产宣传资料2000余份,协助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今年完成水果常规抽样60批次,完成大田飞防试验2次,联合植保站一起对全市重点乡镇开展种粮主体用药指导。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全市水果规模缩减,梨、葡萄售价下降严重“果贱伤农”情况发生,影响果农种植户的积极性。(二)、经济作物易受周边农户使用的农药影响,导致蚕桑中毒、作物减产的事件频发。(三)、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力度不够。
四、下一步打算(一)、抓好产业种植技术指导和服务。为提升花卉、水果等经作物种植技术水平,通过培训、课堂讲座、现场会等形式,对全市蚕农、花农、果农开展培训。(二)、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和产品品牌建设。进一步引进优良的花卉、水果等品种,通过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品种,精准推广配套栽培技术,开展控产提质、养分管理、棚架栽培、病虫害防控等“四优四提四控”栽培技术,增加种植效益。(三)、保障各类项目的顺利实施。围绕省团队、重大协同等项目目标任务,严格按计划开展项目实施,认真开展研究和试验。(四)、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产业安全生产。加大对蚕桑、花卉、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种质资源保护,加强和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与交流,收集、整理种质资源品种,特别是桑树种质资源库的建立和完善。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