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海宁市许村镇中心小学 | 法定代表人 | 黄君 |
住所 | 浙江省海宁市许村镇镇中路44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5239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15415.79 | 期末数(万元) | 16377.65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48147110165X5 | 举办单位 | 海宁市教育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市教育局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1.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符合章程规定;(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宣传学习章程内容,提高了教职工对章程的知晓度和理解程度;(3)持续监督章程落实情况,学校能根据章程要求规范管理,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教职工的权利与义务得到了保障。2.主要开展的工作(1)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面对复杂严峻的各种风险挑战,我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体许小人团结奋进,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稳中求胜的工作主基调,较好地完成了年度既定的目标任务。在抓教学工作中,许小坚决执行好国家双减政策,努力在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在抓安全稳定工作中,我校严格执行好各项纪律要求,保障好许村小学四千多名师生的生命健康工作,我校全体许小人克服种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海宁市相关入学规定,招收年满6周岁的许村镇户籍儿童及符合条件的在许村镇务工子女入校接受小学段的义务教育。2024年,在我校完成小学学历教育的毕业生共有558名。(2)强化思想引领,筑牢学校治理根基在局党组的正确指导下,我校始终将党建工作置于优先位置,我们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通过定期举行的党员大会、主题党日活动和党课学习,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文件,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我们还定期组织全体教师进行集中学习,不断增强教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3)深耕课程教学,提升教育质量核心课程与教学构成了学校工作的“主阵地”,我们坚持遵循国家课程的实施方针,严格依照课程标准,全面开设并确保各类课程的完整性。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学校所在地的文化特色以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开发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如“钱塘墨韵”课程、迎“篮”而上篮球课程、神奇的瓦楞纸课程、歌声中的党史融合课程、C++王国大冒险课程、数艺纺织融合课程等。目前,校本课程涵盖艺术、体育、人文等多个领域,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满足多样化发展需求。在课堂教学领域,我们积极推行教学改革,旨在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组织了教研组研讨、名优教师展示、新教师汇报等一系列活动,让教师们在评课研讨中共同探讨,互相学习和借鉴。本年度,我校成功承办了1次嘉兴市级活动和4次海宁市级活动。3.取得的主要效益2024年,基于实际情况,学校办学困难重重,但是经过全体教职工与学生的努力,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家长的全力配合下,学校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1)年度招生情况2024年,我校克服种种困难,共招收758名一年级新生,不仅确保辖区内适龄儿童的入学权利,而且解决了部分新居民子女的入学问题。(2)教师培养、学科竞赛情况通过全体师生通力合作,努力拼搏,2024年,我校收获颇丰。回顾2024年,我校新增高级教师2人,海宁市名师1人,学科带头人2人,优秀骨干教师7人。教师有90多人次分别在各级各项评比和比赛中获奖,学生有150多人次分别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团体获奖40余次。(3)教学科研成果科研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的“动力源”,同时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速器”。2024年,学校将科研工作置于重要位置,采取多项措施为教师科研搭建平台、提供支持。在本年度,学校有3个课题成果在嘉兴市规划成果评比中荣获一二等奖,有2个成果在海宁市规划成果评比中荣获一等奖;1个省级课题成功结题,1个课题在嘉兴市级立项,8项课题在海宁市级立项,3个嘉兴市级课题和9个海宁市级课题也相继结题。在浓厚的科研氛围中,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全年教师在省级及以上核心期刊发表或获奖的论文达到13篇;在嘉兴市级各类比赛中获奖的论文有16篇;在海宁论文评比中,获得一等奖的有11篇,二等奖的有24篇,三等奖的有18篇。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学校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五校区的硬件水平与软件水平都发展良好,但是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不足,例如:新教师队伍人数众多,对他们的管理和培养措施还需更多的创新,以便让他们能尽早站稳讲台并取得成绩;课程资源整合力度仍需继续加大;教学质量提升还需继续努力;五校区管理有待进一步提升等。 |
四、下一步打算 | 面对改革的深入与社会的转型,面对打造“品质许小”的重任,必须有清醒的认识:面对诸多挑战,唯有凝心聚力、智慧勇敢,才能从容而行。下一步我校将继续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做对双减工作,做实特色强校工作,争取每年能培养至少2个高级人才,学科竞赛人数、教科研获奖人次有新的进步,教学成绩稳步提升。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聚势赋能,不断开拓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相信只要我们全体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定能续写学校教育的辉煌篇章!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8月14日,按规定申请事业单位法人变更。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