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海宁市金融发展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廖龙彪 |
住所 | 浙江省海宁市海州西路226号行政中心1号楼8楼 |
开办资金(万元) | 5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5 | 期末数(万元) | 5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我市金融发展相关服务工作,负责金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承担在海宁企业的金融服务工作,负责金融人才的引进和培训相关工作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481MB1D67508B | 举办单位 |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我中心创办于2019年。在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履职情况公示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推进“融资畅通”工程,强化实体经济金融赋能。 推进融资畅通工程迭代升级,创新高适配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截至12月末,海宁市本外币贷款余额3170.77亿元,同比增速10.81%,增速排名嘉兴五县市第1,新增贷款309.24亿元。召开全市大型投融资对接活动,如2月,举办2024年政银企签约仪式,银企具体合作项目1050个,金额568亿元;5月,举办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大会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启动大会,其中金融授信板块合计银企合作项目10个,金额9.1亿元。结合海宁市投融资改革,“两化”改造攻坚行动等工作,引导金融资源向制造业、科技、绿色等领域倾斜。深入开展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融资破难行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截至12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774.13亿元,比年初新增57.64亿元。截至12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738.56亿元,比年初新增62.80亿元。 (二)推进凤凰行动计划,强化资本市场枢纽作用。 抓好上市后备培育,“海宁鹃湖科技板”累计挂牌87家,培育4家挂牌企业成功登陆新三板。推进企业上市冲刺,今年新增IPO辅导备案企业1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5家,新增报交易所受理企业1家。推动上市公司发展,5月22日,海宁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召集全市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召开上市公司座谈会。12月3日,联合上交所举办“上交所投融资一体化服务走进百强县”暨“鹃湖论剑”系列活动。 (三)全力深化金融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能。 搭建科创金融联合创新中心,组建科创金融综合服务联盟,探索打造科创金融链主服务机制,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需求、优化融资结构、撮合对接产业资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动金融机构创新科创金融产品,包括政保科技贷、鹃湖科易贷、鹃湖投联贷等,帮助86家初创期科创企业新增贷款1.82亿元,全年全市初创期科创企业贷款同比上涨183.28%。 (四)全力维护金融稳定,守牢金融安全底线 推进地方金融组织健康规范发展。做好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典当等行业年审及监管评级工作。联合有关市级部门、属地、第三方中介等全面开展2024年度地方金融组织风险排查,切实履行地方金融组织监管职能。动员部署开展为期一年半的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截止12月末,以“一企一表”形式排查企业超5000家,新发现涉非线索6条,会商研判14次、线下检查10次、约谈企业4次,约见投资者2次。畅通涉众投资受损群体诉求渠道,做好信访接待,及时解决合理诉求,竭力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落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民营企业债券兑付、重点企业“两链”风险、不良贷款管控等“四张清单”制度,加强跟踪监测,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企业信贷需求总体仍显疲软。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二)企业IPO首发融资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三)居民投资理财纠纷投诉风险上升。 |
四、下一步打算 | 2025年,海宁市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对标对表“三个再”“五个更”目标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防范金融风险为重点,推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文章”做实做细,为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5月按规定申请了举办单位变更登记,举办单位由原海宁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变更为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