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8.46万亩“碎田”变“整田” 海宁“生态粮仓”入选全省典型

发布时间:2025-04-22 17:22 信息来源:海宁市传媒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日,省自然资源厅印发了《浙江省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一批)》,发布了14个典型案例,为全省推进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借鉴和指导。其中,海宁市建设“生态粮仓”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成功入选。

据悉,我市建设“生态粮仓”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指的是近年来我市通过马桥街道等4镇(街道)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创新打造“生态粮仓”,充分发挥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的统筹整合作用,推动城乡要素、资源等有序流动,破解现状耕地、村庄用地布局“双碎片化”等问题,实现“资源-资产-资金”可持续增值。

马桥街道等4个镇(街道)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跨马桥街道、硖石街道、丁桥镇、斜桥镇等4个镇街,总面积56.38平方公里(8.46万亩)。通过实施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破解资源碎片化。

如今,来到土地整治重点实施区块,可以看到通过连片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流转等工作,一块块“碎田”变“整田”。土地综合整治后,建成万亩方1片、千亩方3片,新增耕地8620亩,新建高标准农田9486亩;新增集中连片耕地4片,新增规模田块18860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约950万公斤。

土地连片后,我市利用整治产生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统筹保障“万亩方”农事展示中心等农村产业融合用地,并以“EPC+O模式”整体运营实施“万亩方”项目,构建“种、产、加、销、旅”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下,推动农民向“农业产业工人”转型,农户作为参与者和受益者,与马桥街道、“浙农集团”等多方形成共同利益纽带。小农户每年可获得1000元/亩的固定土地流转收益,大农户依托土地流转和专业运营管理,生产效能得到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新的运营方式也为土地赋能。比如,“万亩方”核心区块引进杂交稻制种——浙杭优,制种规模达到2000亩,预计产量由最高1800斤/亩跃升到2800斤/亩保底。又如,建设“万亩方”农事展示中心,开展统一规模化、标准化、数字化高效管理,实现一人管百亩地,粮食亩产可达1300斤,人工成本降低50元/亩。

土地综合整治带来的效益不仅于此。据悉,以整治修复后的“万亩方”为基底,我市还聚焦“强村富民”,擦亮“万亩方四季好风光”旅游品牌,积极探索多种共富模式,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丨马银淇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