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小球”转动“大文明” “村潮·爱拼会赢”全民乒乓球赛吹响集结号

发布时间:2025-05-13 15:09 信息来源:海宁市传媒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好球!”“太精彩了!”近日,在马桥街道文体活动中心内,一场别开生面的乒乓球赛正在激烈进行。对阵双方既有耳顺之年的老球友,也有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老少对决引来阵阵喝彩。

这是海宁市“村潮·爱拼会赢”2025年海宁市村(社区)乒乓球比赛开幕式暨马桥街道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家园)乒乓球比赛选拔赛活动的现场,也是这一系列赛事的一个缩影,眼下这样的拼搏场景正在全市上演。

村味十足

乒乓球赛点燃基层活力

乒乓球运动在我市基层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近年来,随着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深入推进,各村社纷纷完善体育设施,乒乓球台成为标配,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农闲时挥拍切磋,甚至自发组织小型比赛。

2024年,我市创新推出“村潮”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品牌,全年举办600余场赛事,其中乒乓球赛占了不少。这项赛事不仅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更激发了村民的运动热情,许多村庄涌现出一批“草根乒乓高手”。

在丁桥镇诸桥村文化礼堂内,每晚都能听到乒乓球馆里传出的清脆击球声。这个有着近20年乒乓球运动历史的村庄,用一张张球桌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

“记得2004年文化活动中心刚建成时,我们特意辟出专门的乒乓球室。”诸桥村党委书记莫东林回忆道,“起初只有4张球桌,没想到很快就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让他欣喜的是,随着乒乓球运动的普及,村民们茶余饭后的消遣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以前一入夜,村民总是往棋牌室跑,现在大家都抢着来打球,棋牌室反而冷清了。”

值得一提的是,村民们还自发组建了乒博俱乐部。莫东林不仅带头参与,还组织村干部通过打球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如今乒乓球运动已成为诸桥村创建全国文明村的重要载体和特色名片。通过一场场友谊赛、一次次技术交流,村民的凝聚力不断增强,文明乡风日益浓厚。

赛事升级

全民共谱“猛进如潮”新篇章

记者从市文明办了解到,今年“村潮·爱拼会赢”全民乒乓球赛迎来了全面升级,参赛范围从农村扩展到全市,参赛对象覆盖全体市民,真正实现“全民参与、全域覆盖”的创新办赛模式。

在球台上挥洒汗水,在竞技中展现风采,村民们从被动的文化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和“主角”,在演绎出属于自己的“村潮”大戏的同时,也展现出蓬勃兴盛的乡村精神风貌。

本届赛事采用“村社选拔-镇街晋级-全市决赛”的三级赛制,全市235个村(社区)都将参与角逐。每支参赛队伍至少5人,由村(社区)干部、镇(街道)联村(社区)干部、本村(社区)村民、爱乡人士、所在村(社区)辖区企业员工、新居民等组成。

报名通知一发出,马桥街道新丰社区就迅速集结起一支充满活力的乒乓球队伍。社区党委书记陈海忠兴奋地介绍:“队伍成员们来自不同行业,有教书育人的教师、守护平安的民警,还有景区里热情服务的工作人员等,大家因为对乒乓球的热爱走到了一起。”

在袁花镇,乒乓球比赛的氛围也十分浓烈,各个农村文化礼堂内都能看到参赛选手积极备战的身影。红新村村民顾晓剑是文化礼堂的“常客”,他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的场地设施都很好,我也经常来这边打球,这次大赛能和许多乒乓球高手切磋,机会难得,不管名次如何,重在参与嘛。”

63岁的选手徐剑平来自长啸村代表队,他的乒乓球球龄已有40多年,他说:“参加比赛很开心,我打球的目的也是为了快乐、健康,通过比赛又可以和球友们相互交流,共同进步了。”

据悉,目前全市各镇街的选拔赛正在火热进行中,决赛预计在下半年举行。届时还将举办系列配套活动,让这场全民运动盛会持续升温。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 | 杨馨蕾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