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琴、周洁莉、朱虹燕、金志杰代表: 你们在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年从业人员福利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从业人员身心健康,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从制度建设、办公环境、健康体检、员工关爱等方面推进企业打造健康文化,满足企业员工健康需求,保障职工健康福祉。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增强中年从业人员福利,重点加强以下工作: 一、深入推进健康企业建设 做深做实中年职工健康服务。依托职工医疗互助保障体系,分层分类推进中年群体健康服务。市总工会将进一步强化“工会+企业”协同机制,对高危、高强度岗位职工增加心脑血管以及落实职业病健康检查;组织“新业态职工免费体检”、“劳模体检”等活动。市总工会、市人力社保局将积极推动企业履行职工健康保障责任,主动承担职业病预防和体检费用。倡导企业允许职工每二年限额限次报销体检费用,以鼓励员工按需自费体检。市总工会联合市卫健局持续开展“心阳光”职工心理健康在线课堂、“筑梦‘心’征程”职工心理健康关爱项目,升级12351职工服务热线,推进大中型企业“心灵氧吧”“健心驿站”等心理辅导室建设,构建“线上课堂+线下服务+劳模赋能”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为广泛职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传授心理自我调节技能,为职工答疑解惑。 二、加强体检健康信息安全管理 市卫健局推进试点开展隐私计算技术,允许在不获取原始数据的前提下完成健康分析。同时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体检机构发现泄露须立即上报,限时内完成溯源封堵,进一步保障从业人员健康信息安全。建立医疗数据脱敏系统,自动隐藏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敏感信息,仅保留必要健康指标,建立分级访问权限,医生仅可查看职责范围内的数据,禁止未经授权调取完整健康档案。结合法律法规、技术防护、全流程监管及社会协同机制,确保职工健康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三、优化商业保险补贴路径 市人力社保局将推动保险机构开发适配中年群体需求的普惠型健康险产品,通过保费分级定价、保障范围优化等方式降低参保成本。积极探索“基本医保+商业保险+医疗救助”多层次保障衔接机制,鼓励企业通过集体协商、税收优惠等渠道分担职工参保压力。分步实施财政支持计划,优先面向高危行业、中小企业职工等群体试点保费补贴,同步加强财政可承受力动态评估,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同时,依托数字化平台构建“参保-理赔-健康管理”全链条服务体系,提升保险使用效率。 四、完善企业柔性管理制度 一是完善柔性考勤制度设计,推动全勤奖评定与员工实际需求动态适配,探索弹性工时、家庭照护假等创新实践。二是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联合工会、行业协会推广员工压力评估与健康干预标准化流程,建立“企业-员工-家庭”共担共享的关怀机制。 三是依托数字化平台搭建企业用工管理优化案例库,提供制度设计、风险预警等一站式服务,促进管理效能与员工满意度双提升。 最后,感谢你们对全市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希望能一如既往地给予支持,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海宁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6月6日 (联系人:许豪伟,联系电话:870173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