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仅5年时间,海宁小伙已是技术骨干,研发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充电场景

发布时间:2025-07-13 11:15 信息来源:海宁市传媒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产品开发岗,是衔接市场需求与工业生产的核心枢纽,而技术员要做的就是把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转化为标准化生产线方案,同时确保工艺领先性与生产效能。当前,电子技术迭代加速,一批年轻技术骨干正快速崛起,在天通股份郭店生产基地的产品开发部副部长姜法辉身上,这种成长与传承的轨迹尤为清晰。

姜法辉

作为产品开发部的管理者之一,姜法辉的工作场景时常在三个坐标间切换:对外协同时,他要直面客户对磁心等参数的严苛要求,沟通解决各类突发问题;实验攻坚中,他要协调团队密切配合,通过精密的实验设计快速找到个性需求的量产化方案;生产车间的一线,更是技术员扎根的“老家”,要确保的是生产遇到的疑难杂症能在第一时间解决。这些画面并非单日行程,而是贯穿了产品开发的整个周期。

技术员出身的姜法辉今年才31岁,老家在浙江江山,大学时主修材料物理专业。毕业后,姜法辉先后在多家企业担任技术员岗位,在专业领域走远行深,2020年他加入天通股份,此后便以技术立身、以管理提效,仅用五年时间就晋升为了副部长。

作为产品开发者,日常要面对的项目通常在10+以上,这就需要高效的统筹能力,多线程推进项目的开发进度。在刚刚过去的上半年,姜法辉所在的开发团队,已累计完成了12项开发任务,涉及充电桩、服务器电源等产品部件,而当前手头仍有10多个项目正持续并行。

年轻与能力的匹配,源于双重突破。技术上,姜法辉率队化解多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艺难题,例如某次客户因磁心评估不足而遇到了可靠性危机,面对15天的deadline(截止日期),姜法辉在窗口期内重新设计调整磁心参数,通过多轮极限测试,最终确保了产品质量让客户称心满意。

管理上,姜法辉擅于在标准化生产与定制化需求间寻找动态平衡。面对车载设备、数据中心服务器等动辄十万件起步的大订单,他主导优化产线流程,在天通40年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将定制产品的开发周期压缩至1个月以内,同时不断引入新材料新工艺,让公司的产品性能始终居于国际领先。如今,其所在团队开发的软磁铁氧体产品,普遍应用于新能源充电桩、无线充电器等场景,年产值突破7000万元。

“客户要的是个性化解决方案,流水线产出的却是标准件。”姜法辉常对团队强调,这中间平衡的转化并非“一日之寒”,需要的是滴水穿石的韧性,就像日常开展的极限测试那样:产品需在高温、高压下探知材料的性能边界,而技术员也要在一次次的研发突破中,拓展着自身能力的阈值。当测试箱中的磁心经受上千小时锤炼,工匠的韧性亦被同步淬炼。

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消化吸收,并不仅仅体现在生产上,也包括了更广领域的学习和探索。尽管已是团队的中坚骨干,但姜法辉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和行动力,面对兴起的AI浪潮,他积极引入智能工具分析实验数据、生成设计草案,以此提升研发效率。姜法辉表示,技术的更迭频率很快,必须与时俱进才能走在前沿,未来他也会尝试把新技术应用与产品的传统开发更好融合,通过基石材料端的创新巩固,助力中国电子元件在国际赛道持续领先。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丨俞砚峰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