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交通织网、能源互通!许村基础设施“加码”

发布时间:2025-07-16 14:58 信息来源:融合编辑部 浏览次数: 字体:[ ]

基础设施是城乡融合发展的“筋骨”,更是区域协同的“血脉”。今年以来,许村镇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以能源互联互通、交通网络升级、人居环境提升为重要抓手,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城乡宜居品质,让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连日来,高温天气持续不断,许村镇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处于关键时期。值得欣喜的是,就在前几日,桐乡-许村互联工程正式投用,一条长达9.72公里的“电力长龙”打破城乡壁垒,为区域经济发展输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项目新建的崇海线、崇宁线两条10千伏线路投产后,与既有的许村-临平5条互联线路形成立体电力输送网络,将合力为许村等区域提供超过4.2万千伏安的供电容量。与此同时,许村区域143台配变安装通电任务已接近尾声,工程完工后,可增加近5.7万千伏安的供电容量,确保迎峰度夏期间居民生活生产的正常用电。

电力建设是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的核心环节,更是支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生命工程”。近年来,随着许村服装产业的发展壮大,新居民持续涌入,生产生活用电需求不断攀升。许村镇通过系统性优化电力网络布局,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筑牢坚实保障。

比如许村供电所正全力推进220千伏许村变和110千伏新益变建设,预计将在2026年先后投产;在配网方面实现跨区互联,从临平、桐乡新建4回10KV(伏特)线路,增加许村区域3.2万KVA(千伏安)供电能力……这一系列工程如同为电力“血管”扩容,让居民生活有温度、生产有活力。

如果说电力照亮居民生活,那么燃气便是点燃品质生活的新引擎。管道天然气因其安全可靠,清洁经济的特点,已成为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之一。

今年,许村镇通过补齐农村能源基础设施短板,优化能源供应结构,不断加快推动城乡燃气管道建设,着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涉及全镇9933户 “瓶改管”天然气户户通工程,正是以基础设施升级回应民生期待的生动实践。

作为海宁融杭发展的前沿门户,许村镇与杭州接壤线达30公里,得天独厚的区域位置赋予天然的使命担当。一直以来,许村镇始终把融杭发展摆在重要位置,通过一项项民生工程的落地,持续擦亮城乡宜居底色,让“融杭”不仅是地理空间的靠近,更是生活品质的提升。

交通是融杭发展、民生出行的“先行官”,近年来,许村镇持续织密外联内畅的交通网络,目前镇域道路总量已达168公里,位居全市第一。2个高速互通、2个城铁站、1个高铁站,横跨京杭运河“二通道”的11座桥梁,构成多维交通枢纽,打破城乡融合的物理界限,为融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许村镇融杭交通路网建设的脚步并未停歇,仍在有序推进中。今年4月,许村人众所期盼的新城大道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按双向六车道标准建设,总投资超5亿元。建成后,将有效缓解镇域内南北向交通压力,为新城发展“舒筋活络”,让居民的“同城化”生活更加触手可及。

在交通网络持续升级的同时,许村镇的城乡环境面貌也在悄然蝶变。放眼许村镇30个村社区,一场关乎人居环境改善、城乡品质升级的攻坚战正在火热开展。

自城乡综合环境补短攻坚行动启动以来,许村镇聚焦各村重点点位、核心区域、主要干道周边等关键环境节点,持续开展污水管网建设、河道环境建设、路面修复、破损墙体修复、绿化补植等措施。连月来,通过改善一批,提升一批基础设施,镇域人居环境面貌得到持续改善。

目前,全镇19个环境整治项目陆续开工作业,同时投入1600余万元专项资金,为城乡环境品质提升注入强劲动能,一幅宜居宜业的城乡新图景正在许村大地上徐徐展开。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