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热情,构建安全生产“群防群治”格局,海宁市应急管理局在全市危化品(化工)企业推行内部隐患报告奖励制度。 数据亮眼:制度落地见实效 目前,海宁33家危化品(化工)企业已实现制度全覆盖!自实施以来,累计排查问题隐患955条(重大隐患3条),近2.2615万元奖金激励160余名员工主动"吹哨",真正让安全生产从"少数人监管"变为"全员参与"。 一线行动:"内部吹哨人"守护安全 在海宁危化品(化工)企业生产车间,"内部吹哨人"时刻紧盯每个安全细节。从工艺管道滴漏到设备异常,员工一旦发现隐患,即可通过"随手拍"、口头报告或系统填报三种方式,第一时间向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上报。企业建立"发现-核查-整改-奖励"闭环机制,对属实隐患即时整改,并按"大隐患大奖,小隐患小奖"原则,给予30-2000元现金奖励。 创新激励:企业各展"安全妙招" 文化赋能:浙江英德赛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打造"会议评审+文化涵育"体系,每月安全例会公示奖励、分析隐患,还通过知识竞赛、实操演练等提升全员安全素养; 积分管理: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施"隐患上报积分制",积分直接关联季度奖金和年度评优; 双轨奖励:海宁凤鸣叶绿素有限公司推出"现金+实物"组合奖励,既得实惠又有仪式感。 未来升级:安全防线再加固 下一步,海宁市应急管理局将多措并举深化危化品企业内部隐患报告奖励制度的有效运行。组织企业对标学习标杆经验,推动企业安全文化从“被动合规”迈向“主动构建”,全力提升危化品(化工)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安全是发展的生命线,海宁危化品(化工)企业正用创新机制,让每个员工成为安全守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