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小区过来买东西的人多,这条斑马线‘站’起来了,过马路心里踏实不少!”近日晚,家住海宁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潮起云山小区的郑梦妮外出时,惊喜地发现家门口的过街通道焕然一新,“地上还有会眨眼的小黄灯,亮得很,老远就能提醒司机。” 
郑梦妮感受到的变化,正是海昌街道高效落地的2025年度嘉兴市级民生实事项目——“人行横道守护”工程。更值得关注的是,经开海昌在全市范围内拔得头筹,率先完成了这项重要的安全提升任务。整个工程聚焦7处关键路口的安全焕新,已于6月底全面竣工。 “这7个路口,都是人车交织、安全需求迫切的点位。”经开海昌城建办工作人员胡彬宇介绍,具体包括碧云路紫荆花苑门口、碧云路硖东小区门口、万兴路海昌卫生院北出入口、文苑路洛隆社区门口、由拳路火炬南区、横山路潮起云山及狮岭小学南侧门口。 
针对不同路口的特性,经过多次昼夜实地勘察,此次改造摒弃了简单修补,而是通过智慧化、立体化的综合手段,为行人打造“看得见、更安全”的通行环境。 
行走在这些路口,最吸睛的莫过于全新的3D斑马线。尤其在车流密集的海昌卫生院北出入口和狮岭小学门口,醒目的彩色立体减速标记和巴登堡纹标线格外显眼。它们利用视觉差,让平面的斑马线仿佛“浮”出路面,形成强烈的立体警示效果,有效促使车辆提前减速。 
标线系统迎来全面升级,所有路口的斑马线均采用反光性能更强的350标线重新施划,确保雨夜也能清晰辨识。地面上,“向左看”“向右看”的提示文字清晰可见,时刻提醒行人注意观察。 
针对碧云路紫荆花园门口、由拳路火炬南区、横山路潮起云山等原先照明不足的路段,工程特别增强了夜间照明设施。更贴心的是,每个路口都镶嵌了主动发光的“小黄灯”(道钉),它们如同地面上的点点星光,在夜间和低能见度条件下持续闪烁,大大提升了警示度。 在由拳路火炬南区路口,考虑到道路中间的绿化带会有遮挡,还加装了醒目的发光警示桩,为特殊路段再添一道安全保险。 
此次改造中,各个路口均规范设置了人行横道标志及注意行人标志,缺失的反光道钉也得到补装,全方位提升警示效能。 
据了解,“人行横道守护”工程自4月初启动,经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的紧密协作,于6月底高效完工。 如今,这7个路口的斑马线不再是简单的白色线条,而是融合了先进理念与实用技术的立体化安全警示系统。“我们希望可以用更清晰的指引、更醒目的警示,为辖区居民,特别是老人、儿童的平安出行,筑起一道坚实可靠的立体安全屏障,提升道路通行的安全系数。”经开海昌城建办主任姚佳杰表示。 7个改造路口 
△碧云路紫荆花苑门口 
△万兴路海昌卫生院北出入口 
△文苑路洛隆社区门口 
△由拳路火炬南区门口 
△横山路潮起云山门口 
△狮岭小学南侧门口 
△碧云路硖东小区门口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 | 刘芳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