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辅助
索  引:001008004003007/2025-94826 发文机关:市科技局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5-07-26 15:21
责任部门:市科技局 责任科室:科技信息中心
所属栏目:政务活动 访 问 量 :
进入老年模式
产业“再出发”,海宁市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海宁市科技创新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企业需求为主导,加快实施《海宁市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制定落实2025年工作计划,通过主体培育、载体建设、服务优化等“三赋能”行动,全面构建传统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支撑体系,今年公布的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发展指数,海宁市均位于全省第一梯队。

一、培育创新主体,建强企业创新能级

创新主体队伍进一步壮大。建立培育库企业常态化联络和服务机制,高新技术企业第一批推荐申报82家,其中传统产业领域企业67;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推荐申报86家,其中传统产业领域企业65家。企业研发机构进一步建强。持续推进传统产业“倍增”计划,落实“两清零一提升”要求,深化市本级研发技术中心备案制,激发企业建强建优研发机构,今年新认嘉兴市高新技术研发中心63家,其中传统产业领域51家。关键技术攻关引导体系进一步优化。今年以来,持续加强对经编、家纺等传统产业企业自主研发项目实施的指导,以产业化成果为导向的协同创新行动方案2.0版取得良好成效,累计立项协同创新项目108项,其中传统产业领域61项

 

海宁市科技局举办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培训会

 

二、建设创新载体,拓展成果转化渠道

优化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服务。依托经编、皮革时尚、家纺等三个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优势资源,为集群内企业提供产学研活动助力、企业创新能级提升、创新人才引育等服务,目前各综合体已集聚创新服务机构158服务产业集群企业4000余,已构建较为完善的产业创新生态。推出“潮科技创新云图”微信小程序。基于全市技术经理人队伍及多个高校技转中心成果渠道资源,深度梳理经编产业6大核心领域,细分22个产品节点,构建经编产业创新节点图谱,并逐步拓展更新至全国高校院所最新科研成果。围绕企业创新研发周期,在精准服务、衍生服务上下功夫,实现线上线下、共性个性服务集成供给。做深做实“技转之家”。出台《海宁市技术经纪人和技术经纪机构评价方案》,建立积分指标评价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已拥有技术经理人142人,发布各项技术需求296项,服务传统产业领域项目超50项。海宁3位技术经理人入选浙江省2024年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案例名单。

 

海宁市承办嘉兴市2023-2024年度技术经理人成果转化优秀服务案例评选活动

 

三、优化创新服务,营造良好生态

聘请“科技副总”为企业赋智赋技。海宁市通过精准人才供需匹配,深入企业一线,摸排企业技术瓶颈,为精准链接高校院所专家资源奠定基础,截至目前,海宁市已成功促成16位专家与科技企业达成签约,覆盖新材料、智能装备等关键领域,其中传统优势产业领域专家6位。深化产学研对接活动。持续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动省内外优秀高校的前沿技术与企业产业化需求精准对接,加速科技成果从原理验证到中试熟化再到规模化生产的全链条转化。今年以来,组织高校专家开展入企巡诊专项服务活动走访企业45家,排摸企业需求33项,促成全市产学研合作21项,其中传统产业领域13项。完善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开发面向企业用户友好的“海宁市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库”微信小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科研共享仪器设备定期更新机制。联合浙江大学海宁国际联合校区、特科院等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聚焦半导体、特种装备、生命健康等产业领域,动态更新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名单。目前累计开放共享科研仪器设备309台,总价值超3亿元。

 

“科技副总”签约仪式

 

从研发实验室到工厂车间,一幅海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未来,海宁将持续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更好地实现差异化高质量发展,持续释放县域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