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辅助
索  引:001008004003026/2025-94954 发文机关:市应急管理局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5-08-01 16:05
责任部门:市应急管理局 责任科室:法规科(审批服务科)
所属栏目:政务活动 访 问 量 :
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应急:以服务实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为企业注入“应急动能”

2025年海宁市应急管理局聚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以“项目招引靠前服务、项目材料容缺受理、项目审批两审合一、轻微违法首违不罚、规范执法无事不扰、跟踪服务重塑信用、考核发证立等可取、许可换证提前预警、统一标准规范服务、专家赋能多维宣教”十项举措为抓手,打出助力企业发展“组合拳”,以实际行动为营商环境优化和企业发展注入“应急动能”。

一、全周期服务提效能,让项目审批“加速跑”

从项目招引到许可换证,构建全流程服务链,贯穿项目“生命链”。建立“1+1+N”专家服务机制,为企业招引、建设阶段提供“贴身指导”;对危险化学品项目实行“容缺受理”(次要材料缺失可先行受理,7个工作日内组织审查),“两审合一”机制将特定危化项目审批时限从90日压缩至30日,效率提升2/3;提前3个月预警行政许可到期,帮助40家企业规避超期风险。全流程服务让企业办事更省心、发展更高效。

二、柔性化执法增温度,为企业发展“减负担”

践行“包容审慎”监管理念,让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对30项初次轻微违法行为实施“首违不罚”,上半年5起轻微违法因企业及时改正免于处罚;建立213家企业“白名单”,实行“综合查一次”,减少不必要打扰;创新“执法+服务”融合模式,执法时同步告知信用修复路径,推动127家企业提前完成信用修复;对符合条件的违法行为从轻处罚,以“教育+惩戒”双轨模式守住安全底线,为企业成长留足空间。

三、专家型赋能强根基,为安全发展“筑防线”

借智专家力量打造专业服务矩阵,筑牢企业安全“防护墙”。组织专家深入企业指导,精准发现并消除1617条隐患,将风险化解在萌芽阶段;对服务中发现的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既“找病灶”又不“一罚了之”;加强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机构监管,引导其建立“程序合规、过程可溯、服务可评”保障机制,提升执业能力,为企业安全发展“强基固本”。

四、便民型服务优体验,为办事效率“提速度”

以“便民”为核心,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合格后“立等可取”领证,培训机构“送教入企”;3个月内开展信用修复回访,建立跟踪服务台账,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最短公示期后及时完成修复,助力企业快速重塑信用资质。213家“白名单”企业通过减少检查频次,切实感受到服务便利。

从隐患清零到信用护航,从柔性执法到高效办事,海宁市应急管理局以“服务型监管”理念,为企业营造更安心、省心的发展环境。应急力量正成为营商环境优化的“助推器”,助力企业轻装上阵、行稳致远,书写安全与发展双赢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