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把专利“高速通道”开到企业门口,海宁这场培训受到一致好评

发布时间:2025-08-08 15:17 信息来源:海宁市传媒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技术问题要具体化,避免‘提升用户体验’等模糊表述,改为‘解决高并发场景下数据库读写延迟超过阈值的问题’更合适。”8月6日下午,一场干货满满的泛半导体企业知识产权赋能培训会在海宁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泛半导体工业社区火热进行。

这场由海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海宁市半导体装备及材料产业知识产权联盟联合主办的活动,正是经开海昌创新构建的“大经发+工业社区”服务体系精准对接企业需求、高效服务企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服务体系探需求,精准服务送上门

今年,为更高效聚集服务企业,经开海昌着力构建“大经发+工业社区”服务体系,分层分类开展企业服务:对规上企业走访全覆盖,对中小企业实施重点帮扶,对小微企业保持常态化联系,全面掌握企业经营发展动态,精准识别企业痛点难点。

“在前期密集的企业走访中,我们清晰地接收到多家泛半导体企业反映的知识产权申报、专利撰写质量、预审通道利用等共性问题。”泛半导体工业社区书记陈龙介绍,半导体产业作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专利布局、保护和运用有着极高要求。

恰逢海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科计划开展一场知识产权赋能培训,依托工业社区与企业“零距离”的优势和省级泛半导体产业园品牌指导服务站的平台资源,经开海昌积极对接,双方一拍即合,迅速将这场专业培训“送”到了企业聚集的工业社区,让服务直达一线。

专业力量强赋能,政策红利促创新

培训现场,海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科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组织省、市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家及业务骨干,为企业带来了一场知识盛宴。

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家易旭凭借多年专利审查经验,深入浅出地讲授了《发明专利撰写技巧及快速预审业务介绍》。他结合具体案例,重点剖析了如何精准描述技术问题、避免模糊表述,以及如何高效利用专利预审通道,大幅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和授权效率,为企业把脉开方。

业内知名机构专家张鸣带来了《专利导航支撑企业创新发展》主题分享,从方向、路径、方法三个维度,系统教授企业如何运用专利导航工具进行技术研发布局、规避风险、构建专利“护城河”,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清晰的路线图。

海宁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科科长赵苏良则权威解读了新版《海宁市知识产权奖补政策》,让企业明晰政策导向,充分了解如何利用政策红利降低创新成本,激发创造活力。

服务成效实落地,企业创新添动力

培训内容紧贴企业实际,针对性、操作性强,受到与会40多家泛半导体企业代表的一致好评。

“培训干货满满!特别是专利预审路径的讲解,对我们企业申报专利非常实用,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天通瑞宏科技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经理许佳辉表示,“专家把如何撰写符合要求的专利文本讲得很透彻,这直接关系到授权通过的概率。专利导航的内容也很有启发,帮助我们更系统地去规划和保护创新成果。”

作为区内创新代表,天通瑞宏已累计授权发明专利33项(其中14项通过预审通道加速授权),充分展现了知识产权布局的成效。许佳辉还特别提到:“经开海昌的服务非常到位,政策信息传递及时,能申报的项目都会积极推荐并协助我们,让企业能更专注于创新。”

本次培训的成功举办,是经开海昌“大经发+工业社区”服务体系精准识别、快速响应、高效落地企业服务需求的典型案例。通过这一创新机制,区街层面有效发挥了“桥梁”和“平台”作用,将市级专业部门的优质资源与服务精准“引流”至产业一线,实现了政府服务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 | 刘芳璐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