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作的通知》(浙政办[2004]21号)精神,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市民族民间艺术,逐步建立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传承,经专业人士评审、市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审核,市政府同意将《竹编工艺》等26个项目确定为海宁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现予以公布。
附件:海宁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含保护责任所在地)
一、民间工艺(4项)
1、竹编工艺(盐官镇)
2、花轿(马桥街道)
3、蓝印拷花头巾(黄湾镇)
4、小农具制作(长安镇)
二、民间美术(5项)
1、皮贴画(硖石街道)
2、硖石灯彩(硖石街道)
3、剪纸(斜桥镇)
4、灶头画(海洲街道)
5、粉塑(许村镇)
三、民间音乐(4项)
1、车水号子(马桥街道)
2、思情山歌(袁花镇)
3、打桩号子(丁桥镇)
4、敲鼓亭(许村镇)
四、民间戏曲(1项)
1、海宁皮影戏(文化馆)
五、民间曲艺(2项)
1、海宁骚子书(黄湾镇)
2、海宁滩簧(丁桥镇)
六、民间舞蹈(6项)
1、拜香凳(周王庙镇)
2、五梅花(袁花镇)
3、步罡踏斗(盐官镇)
4、舞龙(许村镇)
5、蚕花马灯舞(许村镇)
6、滚灯(许村镇)
九、民间杂技(2项)
1、舞大刀(许村镇)
2、高跷(许村镇)
十、民俗活动(2项)
1、潮神祭祀(盐官观潮景区管理委员会)
2、摇快船(海昌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