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向养殖女能手方玉英学习
方玉英是周王庙镇云龙村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1996年因其丈夫患青光眼动手术辞去丝厂的工作回家照顾丈夫,勤劳的她觉得在家无所作为不能负担其家庭开支,所以下定决心后开动脑筋自己创业,敢闯敢冒的她在朋友的指点下尝试养鸡,虽然对养鸡技术一窍不通,但她凭着不怕失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钻研养鸡技术,她认为只要有决心有信心,妇女也能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里一展手脚。她凭着年轻女性所特有的那份顽强与冲劲,大胆尝试,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畅通了销售渠道,在农村的土地上创立了自己的事业。 一.勇敢创业、不怕失败 万事开头难,虽然决定了创业,但毕竟20多岁的她年纪轻轻阅历经验不丰富,选不好项目是摆在她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她思前想后决定找找有经验的人,向其询问一下自己可以尝试做点什么,最终在朋友的指点下盟发了养鸡的念头。虽然知道这对毫无养殖经验的她来说困难重重,更是要下很大的决心,毕竟养鸡对她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然而在其丈夫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胆大心细的她认准了养鸡这个行业,当时她就下定决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也决不放弃,直到成功为止。1996年5月份,方玉英一次购进了1000只小鸡进行养殖,虽然自己百般照顾这些小鸡,但还是由于缺乏技术,不幸死亡率达到了55%,这对于她来说是当头一棒,面对残酷的现实,她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痛定思痛,她觉得搞养殖重要的是技术、经验,开始四处取经,积极学习他人的养殖技术,因当时海宁无处向专家咨询所以经常跑杭州农科院向专家咨询,不辞辛苦的往杭州奔波,一个月至少要去一次,就这样在专家的指导下清楚地了解了鸡的各类病症,为以后的养殖打下了基础。她还善于开动脑筋,对于每一批次鸡的喂养时间、饲料量、饮水量、营养配方等等每一项都进行认真记录,以便进行比较用最轻的成本产生最大的收益。经过二年多时间的努力,终于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养殖方法。在饲养上,她坚持以预防为主,供给全价卫生的饲料,清洁的饮水,定期消毒,严格执行预防接种制度。所以养殖十多年,她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没有出现过养殖品种的大批死亡。03年至06年,她的养殖规模达到了4.5万多只,正因为有了永不言败的决心,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回报,她在养鸡上挖到了第一桶金。 二.辛勤工作、坚持理想 方玉英在她的养鸡业走上正轨后,头脑灵活的她又有了更加远大的理想,她觉得自己趁年轻还可以在养殖方面干点什么。随着这几年信息的流通,她看到养殖湖羊前景良好。风风火火的她说干就干,08年她先后共投入15万元的资金,购进50只成年种羊养殖。她每天精心照料着这些“孕妇”,欣喜地看着它们产仔,产后10个多小时她坚持守在羊圈旁,查看幼羊的吃奶情况,保证幼羊能吃到足够的奶水。由于自己积累了多年的养殖经验,并且肯下功夫从书本、电视等多种渠道学习技术,她的种养繁殖质量非常好,而且幼羊的成长期都控制在10个多月(普通成长期都在12个月以上),大大减少了饲养成本。这些也激励着她更加积极学习养殖技术。方玉英自己的养殖搞得很成功也不忘带领组里的其他村民致富,她大方的向十多位村民提供免费的种羊配种,需要种羊的以进购价格划给农户,并且把自己的养殖经验毫不保留的传授给邻里居民,让他们也分享养殖的快乐和致富。 创业之路艰难曲折,想要更大的发展就需要更多的资金,养殖行业最缺乏的也是资金,好在市妇联、市政府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使她享受到了贴息贷款政策,为她的事业稳步发展提供了前进动力,也给了她更大的信心和决心。方玉英时刻以“努力、拼搏”的精神鞭策自己,决心要在养殖这条路上坚定的走下去,并且带领和她有一样想法的农村新女性共同创业致富奔小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