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辅助
索  引:001008004003058/2013-48846 发文机关:硖石街道办事处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13-05-07 00:00
责任部门:硖石街道办事处  责任科室:社区办
所属栏目:人事任免 访 问 量 :
进入老年模式
关于印发《硖石街道“康乃馨行动”——失独家庭关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区居)委会:

现将《硖石街道“康乃馨行动”——失独家庭关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印发给大家,请结合实际,认真执行。

 

                     海宁市人民政府硖石街道办事处

                     二○一三年五月六日

 

 

 

 

 

 


硖石街道“康乃馨行动”——失独家庭关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

独生子女因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家庭,称之为“失独家庭”。

目前,据有关专家预测,中国有近100万个家庭失独,每年增加近7.6万个左右这样的失独家庭。

从海宁市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分析了解到:海宁市2012年有近200个家庭失独。硖石街道目前共有35户失独家庭,其中城市家庭31户,农村4户(指夫妇双方或一方已享受计生特扶政策)。

硖石街道社区办从2013年2月17日起~2月25日会同10个城市社区对失独家庭进行了逐个上门走访,农村社区由计生办负责走访。

从走访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城市失独家庭经济上的压力较小,个别家庭因为孩子病发时高额的医药费使他们还背负较大的外债。其他的,随着基本养老保险的逐年提高,使他们对经济生活负担没有产生压力,而精神的孤独、自卑、封闭是他们目前最大的无法逾越的鸿沟。

目前,失独父母们最担心最惧怕的,不是死而是生病,特别是那些单身失独父亲或母亲。

而农村失独家庭困境更加严重,经济的来源只是城市的十分之一,贫困加精神上的创伤更需社会加以关注。

对于养老问题,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规划和设想,但不外乎三种:一是居家养老;二是以房养老,他们希望在自己不能自身照顾的时候,将房产卖掉,用这些资金去一些设施完善的机构养老;三是选择一些类似于养老院的地方进行集中养老。

走访调查认为:目前,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最应该为他们做的是:一是分类实施心灵抚慰;二是搭建他们走向社会的平台,使他们从被动转为主动走向社会;三是需要专家、社工、志愿者为失独家庭提供定期的访问、关爱和问候,组织一定的活动,让他们极早融入社会。

二、项目目标

(一)总目标:

及早的从丧子的痛苦中摆脱出来,更健康地生活。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

(二)具体目标

1.摆脱失独家庭的孤独和自我封闭现状,让这个特殊的群体首先从颓废、自我封闭的状态中走出来。

2.接受现实,找到知音,找到兴趣相同的同伴,互帮互助。

3.建立融洽家庭关系。

4.整合、链接多方社会资源,提供各类咨询服务。

三、项目方法

通过一对一的走访、交谈、倾听、疏导、电话问候、志愿者服务、相互介绍认识等形式,为失独家庭设计走向社会的平台,逐步解除孤独自卑,慰藉心灵,重塑阳光、快乐、健康的生活氛围。全年节假日问候关心不少于8次(包括上门、邮寄贺卡(贺信)、短消息等),电话问候每周1次,主题活动不少于5次,志愿者医疗服务每月2次,案主主动参与社区活动不少于4次,全年服务总人次不少于600人次。

(一)搭建组织架构

通过引入“社工”理念,实行项目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方法,根据失独家庭的数量,成立4个社工服务小组。每个小组设1名组长(国家中级职称),其余持证社工为组员,各社区书记按小组督导社区项目进展情况。

(二)个案服务

1.走访:

了解失独家庭的基本情况,包括1、子女姓名、出生年月、死亡原因;2、家庭经济保障情况;3、身体状况、心理状况以及个人爱好状况;4、目前家庭面临的最大困难和需求;5、对今后养老问题的设想以及愿景。

2.预估及建档:

预估他们内心对失子之痛的创伤程度、愈合程度、接受程度以及对自己今后生活的态度,了解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建立一户一档。

3.开展服务:

根据上门走访和评估,根据失独家庭的需求心理、身体状况、个人爱好,作进一步的沟通,可以让社工和医疗志愿者参与,从关怀他们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疏导开始,上门携带简单的医疗器械,为失独爸爸妈妈进行简单的量血压、测血糖、用药咨询等,根据预估的情况制定出个性化的服务方案。

(三)服务方案

1.庆祝生日:每个失独家庭在女案主或男案主生日的时候,由社工和志愿者上门给他们送一个蛋糕,一起过一个温馨的生日,让他们感受到社工与社会的关爱。

2.一周问候:社工和志愿者要建立一周问候一次的制度,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区、社工、志愿者、社会的关怀和温暖,减轻他们的孤独无助感。

3.一月关怀:建立由医疗志愿者或志愿者参与的失独家庭身体关怀小组,每月为失独家庭提供量血压、测血糖和用药咨询等服务2次,让他们认知到“自身的健康就是子女在天国的希望”的生活目标。

对于无特殊情况的进行定期走访、电话慰问;对于有问题需求的,及时介入,开展专业服务

(四)主题活动

通过社工和志愿者的介入及帮助,逐步打破失独家庭的封闭、自卑与孤独状态,建立与失独家庭之间的信任与互助网络,使他们的生活不再单一、苦闷。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主题活动能够使失独家庭成员能积极地重建身体和心理双重的健康心态,重新融入社会,快乐、健康、有尊严地面对他们的夕阳生活。根据走访调查情况,拟开展以下主题活动:

1.绿色传递——生活的希望:社工小组赠送每个失独家庭一盆绿色植物,可以是芦荟,也可以是绿萝,象征绿色生命的勃发,同时也是案主与社工与志愿者建立信任的第一步。鼓励有意愿或喜欢养花的案主,将绿色植物以小养大、以少养多,到一定的时候将繁殖的绿色植物集中起来。一方面,以低廉的价格卖给爱花的居民,将换来的资金捐助社区的困难学生,帮助他们完成读书的愿望,让生活的希望延续。另一方面,组织喜欢养花的案主,相互交流养花的经验,感受种花种草的乐趣,以便找到知音,并在今后的生活中互帮互学。

2.感恩母爱——给妈妈的一封信: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中国的母亲节,以社工和康乃馨工作室的名义向每一位母亲邮寄一封信,表达对母亲的关怀和热爱。

3.“‘织’为爱你”——编织品赠送:动员会织毛线的失独妈妈,利用家里的旧毛线,编制老人、小孩的手套、帽子、围脖等,在六一儿童节和重阳节去社会福利院或社区,将编织品赠送给贫困的老人、小孩,体现他们献给社会的爱,也体现他们的社会价值。

4.温暖陪伴——爱的传递:社工和志愿者携带中秋食材和月饼模具,邀请有意愿的案主共同diy月饼,陪他们度过中国人极为重视的举家团圆的节日,同时,将diy月饼分送给社区的残疾人或高龄老人,体验特殊人群之间的相互关爱。在diy月饼的过程中,社工和志愿者介绍案主相互认识,并进行互动——怎样的比例、怎样的馅、怎样的皮和怎样的火候diy出来的味道最好吃。

5.除夕团聚——家的味道:失独家庭最为难熬的日子就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别家热热闹闹,他们却愈发凄寂与悲凉。为了改变案主失独以后产生的负面情绪、负面认知以及负面心情,可以由社工和志愿者自带食材,到案主家一起做菜烧饭,共度除夕,一起过春节,引导和鼓励失独家庭的社会参与与融入,增进社会资本,减少社会排斥。

(五)社区工作

社区充分利用活动和平台资源,主动邀请失独家庭参与,并根据特长,引导他们担任社会团体或社会组织的负责人或志愿者,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改变封闭和自卑状态,社区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立一定的社会组织团体或非组织岗位,让他们担任例如图书管理员、小组长、楼道长、创卫信息员、物流信息员、舞蹈队队长、花卉种养组组长等,鼓励他们去担任负责人,寻找精神支撑和融入社会的渠道或阶梯。

四、项目可行性分析及成效

(一)项目可行性分析:

1.社工是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综合运用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机构、家庭、社会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主要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硖石街道目前城市社区专业社工有40名,农村(社区)专业社工10名,完全有能力为35个失独家庭提供一对一的个案服务。

2.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社工有能力为失独家庭提供各种服务,挖掘个人潜能,增进社会福利与和谐。社工的介入可以为失独家庭提供心灵抚慰,排解孤独,重塑信心,融入社会等帮助,并有效地解决实效问题。作为一种实践的社会工作在服务实践中形成的特有的“助人自助”专业理念,使社会工作在失独家庭中开展专业服务具有较大的优势。

3.通过个案活动、主题活动、志愿者活动使失独家庭得到一定的精神慰藉,使他们重新认知生命和生活的目标,摆脱自卑和封闭,及早融入社会,消除因失独之殇而带来的生活、生命的负影响。

(二)项目成效

通过社工及志愿者的介入,为失独家庭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满足失独家庭的精神需求,使他们寻找或建立一定的倾诉对象,接纳现实,扩大交际范围,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目标。

五、项目可能遇见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案主产生排斥心理,不接受社工的专业服务。他们认为这种创伤谁也无法替代和愈合,就让他们自生自灭,特别是失独妈妈。

应对措施:首先,社工要抱有“接纳”的心态,坚持“助人自助”的理念,为失独家庭提供服务,在社区的层面,多联系他们参与社区活动。第二,要坚持耐心和真诚,力所能及为他们做些事,送些温暖,并根据个人爱好共同参与他们的活动,以取得他们的信任。第三,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帮助他们走出伤痛,减少自卑,走出困境。

2.个别案主可能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设想或要求,将社工上升到对政府,对社会的不满。

应对措施:首先,服务时,尽量让案主进行发泄,保持耐心,然后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解释。第二,跟进医疗志愿者或其他志愿者的服务,让案主感受社工的真诚和社会政府的关注。第三,建立一对一联系交流沟通机制,逐步将案主作为社区的特殊人群给予关爱和照顾。城市社区的案主主要是精神的,而农村的则主要是精神和经济两方面,在经济上,要尽可能向他们进行倾斜,并帮助寻求一定的工作岗位和致富渠道,及早让案主达到“自助”的目标。

3.项目活动资金短缺。

应对措施:目前上级有关部门还没有将失独家庭的服务资金列入财政,服务单位——硖石街道社区办和计生办将联合推出此项服务,资金暂由计生办列支,但力争得到市计生局和民政局的资助。

六、项目预计收益人群

失独家庭35户,人数53人。

七、项目经费预计

序号

项目资金明细

金额

小计

用途说明和注解

1

绿色传递——生活的希望

50元/家

1800

在4月份春暖花开的季节,送一盆,绿色植物给每一个失独家庭,增进感情,解除寂寞。

2

“‘织’为爱你”——编织品赠送

利用家里闲置的毛线进行编织

 

动员会织毛线的失独妈妈,利用家里的旧毛线,编制老人、小孩的手套、帽子、围脖等,在六一儿童节和重阳节去社会福利院或社区,将编织品赠送给贫困的老人、小孩,体现他们献给社会的爱,也体现他们的社会价值。

3

温暖陪伴——爱的传递

100元

3600

社工和志愿者携带中秋食材和月饼模具,邀请有意愿的与案主共同diy月饼,陪他们度过中国人极为重视的举家团圆的节日,同时,将diy月饼分送给社区的残疾人或高龄老人,体验特殊人群之间的关爱。

4

庆祝生日

150元

5400

每个失独家庭在女案主或男案主生日的时候,由社工和志愿者上门给他们送一个蛋糕,一起过一个温馨的生日,让他们感受到社工与社会的关爱。

5

除夕团聚——家的味道

100元

3300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也是失独家庭最难熬的日子,社工和志愿者购买食材,到案主家一起做菜烧饭,共度除夕。

6

宣传费

 

5000

包括工作室牌子、社工连心卡、邮寄费等

7

失独家庭生病住院探望

 

10000

失独家庭一方一旦身体不适,就会想起子女的问候,这也是他们最痛苦的时候,社工必须增加服务次数,第一次上门必须带上鲜花或慰藉品,特别是住院治疗的案主,服务者要更加用心关注。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版权保护 | 隐私安全 |
主办单位: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浙ICP备14012341号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建议IE7.0 1024*768分辨率以上浏览本网站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