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镇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集约发展、生态宜居、民生幸福、平安和谐”目标,树立精准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抓好“五水共治”、电商换市等一系列转型升级“组合拳”,实现经济发展提速,城镇形象提升,干部队伍提效,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加快建设“两美”丁桥。 2015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5亿元以上,同比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超过55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增长10%;实现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2%以上和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320元,同比增长12%以上;万元GDP能耗和工业增加值能耗达到市下达的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坚持抓改革促发展。深化要素改革,树立精准化、市场化理念,实现要素配置的市场化取向,推动精编、五金、塑胶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把经编产业培育为全镇的优势支柱产业。加强招商引资,精准招商,奔跑招商,确保全年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引入市外内资1.5亿元,浙商回归资金1亿元。开展精准服务,强化未按时开竣工项目的分类处置,力争3个项目动工、4个项目竣工,全年工业生产性投入10亿元以上,服务业及政府项目投资2亿元以上。加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力度,深入实施品牌战略。继续推进企业“退二进三”,新增“个转企”50家、规上企业10家、限上企业3家。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60亿元。加快电商换市,集聚网商不少于40家。 二、坚持抓环境促提升。深化“三改一拆”,巩固“无违建”创建成果,建立健全违章建筑网格化巡查机制。深化星级美丽乡村创建,剩余7个村全面启动创建工作。全力攻坚“国家卫生镇”创建,完成镇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和农贸市场新建项目,年底前通过国家爱卫办专家组暗访。建立畜禽养殖业户档案,修订村规民约,促进长效管理。深化“五水共治”,农村生活污水设施整村整治工程3个村投入运行,整治户数达到全镇总户数的60%,新建示范河道2个。成功创建浙江省森林城镇。深入推进城镇有机更新,加快桥梁、管网、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改造,重点围绕丁桥路两侧加大城镇开发力度,编制环西二路丁桥段区域的开发规划。实施“1+X+Y”村庄布点规划,有序解决农村刚需建房问题。全力做好启动海宁大道东侧规模搬迁项目的各项准备工作,全年包装土地复垦项目不少于1个。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土地流转完成市下达任务。 三、坚持抓民生促和谐。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5%以上。计划生育符合率达到97%以上,实施新居民计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推进“健康丁桥”建设,争创海宁市健康示范村5个。启动中心幼儿园项目,迁建丁桥小学投入使用。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全力抓好各类重大活动和沿江安保工作。强化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严格排查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各类事故起数、伤亡人数及直接经济损失数实现零增长。 四、坚持抓队伍促管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完成新一轮机关工作人员双聘工作,增强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凝聚发展合力。实施综合执法改革,整合基层执法力量。继续开展月底重点工作申报和公示制度,完善镇村干部重点工作领办制。深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制,加强农村党员家庭教育点建设,实现基层党建网、民生服务网、治安管理网“三网融合”,及时解决基层问题。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继续开展“主办项目确责”、“难题破解”、“重点攻坚”等活动,加强重点工作效能督查。厉行勤俭节约,压缩“三公”经费规模,确保公务接待费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控制和防范债务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