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辅助
◇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进入老年模式
关于行车难和停车难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8-11-07 12:49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交通运输局字号:[ ]


名 称: 关于行车难和停车难的建议
答复情况:

高晨妍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行车难和停车难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城市治堵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对于提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市政府高度重视,责成我局会同市公安局、住建局、综合执法局、城投集团协办进行了认真调查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停车场建设规划。2017年度,市城投集团已实施新建5个停车场,市区停车难问题得到一定缓解。目前,《海宁市中心城区停车场系统规划(2016-2020)》已编制完成,规划采取“公交优先,统一规划,分类指导,科学管理,引导需求”的战略,以此为核心思想指导近、远期停车设施系统的发展。近期以增加停车供应为主,控制停车需求为辅,在城市重要区域和停车需求较大的区域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协调好公共交通和私人小汽车的关系,缓解停车供需矛盾,严格建筑物配建指标的实施和监管,多渠道多方位的挖掘现有停车资源。远期重点控制停车需求,适度增加停车供应,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停车需求与供应的矛盾逐渐加剧,增加停车泊位已经不能解决城市的停车问题,只有倡导绿色出行才能缓解停车难问题。

对于新建项目,严格控制停车指标。住建规划部门对新建地块出具的条件书在停车位的设置上严格按照《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实施(例如:住宅:按1.2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设置;商业:按1.0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设置),该指标已达到国内较高标准。为满足停车需求又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选择立体车位,立体车位能有效的增加车位数量,缓解停车矛盾,对此政府部门也将出台政策鼓励立体车位的设计。

二、关于路网规划方面。近几年,城投集团把打通断头路、完善路网结构、提升改造瓶颈路等建设作为破解之基础,突出工作重点,加快市政道路建设进度,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努力营造畅通、绿色、文明、高效的城市交通环境。近三年主要完成了文苑路南延(长丰路—丰收路)、文宗路南延(长丰路-丰收路)、环西二路跨铁路大桥、人民路(长埭路-综合执法局)拓宽改造等共计19个断头路、瓶颈路项目,涉及道路长度约16公里,总投资额约5.6亿元

此外,住建规划部门在新一轮总规以及相关区域的控规编制中,合理道路网系统中的主、次、支道路网的比例,适度增加路网密度,扩大流通功能;其次,今年我市安排在市区选址位置架设人行天桥,分行人流及车流,一定程度上解决交通的顺畅性,此人行天桥的方案前期经多方征求意见,目前方案正在修改中。

三、关于公共交通建设情况。多年来,海宁始终秉承“以民为本、创先争优”的理念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借力专业团队,保障公交政策精准发力,实现公交事业科学发展。交通部门积极与高等院校对接,成立了长安大学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2009年,校地合作完成了《海宁市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研究报告》。2012年、2013年又相继完成了《海宁市城市公交发展规划(2013-2020)》、《海宁市城市公交发展规划(2014-2020)》。2016年,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长安大学经管学院和海宁市交通运输局正式确立校地合作协议,每年多批次组织研究团队驻点教学、研究,提供策略支持。现已组织开展了《海宁市城乡公交普遍服务保障技术规范研究》、《海宁公共交通无缝对接杭海城际轨道项目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结合海宁公交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在科学规划的引领下,推进全域公交提升。从站场建设、线网设置、运营标准、服务设施、车辆配置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围绕干线道路打造公交走廊,完善乡镇内部公交网络要求,对城乡公交线网进行优化调整,形成组织科学、运行高效、覆盖全面的城乡公交网络,合理解决镇到村、镇到市区的不同出行需求。

2014年3月,通过了《海宁市公交站点设置及命名规则》,其中对站点设置作了明确的要求,市区公交线路的站距宜为500-800M,市中心区站距宜选择下限值,城市边边缘地区和郊区的站距宜选择上限值;城乡公交线路平均站距为800-1200M,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乡镇区域路段,可参照市区公交。现全市站点设置均以此为依据。

截至2018年4月,全市共有常规公交线路97条(其中城市公交38条、城乡43条、跨县7条、城际9条),公交车辆449辆,线路辐射全市8个镇4个街道,155个行政村,17个农村社区,1公里范围行政村公交通达率达97%,市区500米站点全覆盖,城乡公交一体化水平连续多年保持5A级,位居全国前列。

公共自行车项目方面,自2012年投入使用,作为海宁市“四位一体”交通系统之一,在缓解城市交通“两难”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展至今,共有站点268个,车位7530个,投放自行车4800余辆,建设总投资约2500万元。

为了让更多的市民选择绿色出行,发挥公共自行车在城市治堵方面的作用,海宁公共自行车也陆续实施了许多“便民利民”的措施,比如: 2013年4月推出了市民卡租还自行车功能,2014年12月推出了办卡“零押金”,2017年9月推出了公共自行车“叮嗒出行”互联网项目(即扫码租车)等。通过几年的营运,公共自行车租用量在逐年稳步提升,据统计,2016年、2017年分别达到280和325万余次,公共自行车已被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认同和接受,在城市交通治堵中发挥了有效作用。

四、关于桃园幼儿园周边公交线路情况。目前,2路公交线路(伊桥—狮岭),是城市公交主干线,日均客流6300人次,运力投放14辆大客,其线路走向:钱江路-广顺路-联合路-梅园路-长埭路-人民路-建设路-北关桥路-俞家桥路-桃园路-硖川路,对于2路公交线调整走向开行桃园路的建议,经现场实地勘查,发现河西路段(硖北里至硖石路路段)道路宽度不符合公交通行条件,桃园路段两侧私家车乱停放现场严重,桃园幼儿园路段上下学期间拥堵严重不堪,公交行车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其次,若将线路调整,不再经过俞家桥、城东菜场两个站点,俞家桥站点附近有大型老式小区、幼儿园出行需求较大。以城东菜场站点为例,该站点日上下客量在800人次左右。故根据现场道路勘查情况、客流需求度、走向调整后对原有站点的影响及周边站点设置规范、站点覆盖面等角度评估,不建议调整。

桃园路(连接西山路和俞家桥路)路段长500米左右,桃园路西北处为桃园幼儿园其南门距离隆兴嘉苑公交站点300米左右,桃园路东处为北湖嘉苑和香溢公寓,北湖嘉苑至由拳路站点220米左右,香溢公寓至由拳路站点120米左右,符合城市公交站点覆盖半径。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满足群众普遍出行需求,无法实现点到点的个性化需求,群众出行可通过换乘等方式实现出行目标。

   最后,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真诚希望您今后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版权保护 | 隐私安全 |
主办单位: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浙ICP备14012341号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建议IE7.0 1024*768分辨率以上浏览本网站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