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辅助
索  引:001008004003044/2021-60971 发文机关:市供电公司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1-06-29 16:03
责任部门:国网浙江海宁市供电有限公司 责任科室:办公室(党委办公室)
所属栏目:计划总结 访 问 量 :
进入老年模式
国网浙江海宁市供电有限公司2020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公司坚决贯彻省、市公司和海宁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围绕大局,紧扣“走在前、做示范”发展追求,全力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全力以赴保安全、发展、优服务、提质效,各项工作稳中有进

1-1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6亿元;全市全社会用电量84.6亿千瓦时,售电量80.29亿千瓦时,营业收入46.46亿元。全市最高负荷199.15万千瓦,同比增长4.89%;网供最高负荷169.23万千瓦,同比增长1.57%。累计安全日突破6800天。公司连续三年获评海宁市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突出贡献单位。国网外部董事尚冰、王丽丽、陈津、吴晓根、张成杰,省公司总经理杨勇,副总经理史兴华,总工程师李颖毅分别到公司调研,充分肯定海宁尖山能源互联网形态下的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创新应用。

(一党的建设方面

坚定落实“六个持续用力”总要求,深化“基层党建巩固提升年”,持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化,累计开展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11次。建立党委和党支部班子“两岗五责”履责任务清单,加快打造“党委坚强、支部管用、党员合格”的党建格局。切实推进“红船精神 电力传承”特色实践,开展党支部提质增效“1+X”项目领办工作,14个党建特色项目有序开展。举办“书记开讲”微型党课竞赛,公司1堂微党课获嘉兴市微党课大赛三等奖、浙江省微党课优秀奖。推进基层党建结对共建提升工作,省公司办公室党支部、嘉兴公司互联网办公室党支部和审计部党支部分别与公司三个党支部进行“1+1”联建活动,合力推进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建设。深入践行“红船”品牌价值,组织推进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强身健体”行动,继续深化“一队一项目”管理。深化“红船光明书舟”建设,依托“学习强国”平台,创新政治文化学习、创先争优工作方式。挂牌“红船·光明驿站”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将“红色代办”延伸到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充分运用“红船+运检合一”模式,全方位保障公司首个110kV变电站综合检修工作顺利完成。严肃党的组织生活。制定并落实公司党委和基层党支部班子成员履责任务清单,推进支部范围内的党建与业务的全过程融合。长安供电所党支部荣获嘉兴公司优秀红船党员服务队荣誉。夯实党员队伍建设,按照“四个合格”标准,教育引导党员落实“八小时内外一个样”的要求。

定期召开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明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提出6个方面44项具体措施及要求。下发公司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清单。积极配合省公司党委巡察工作,提高政治站位,查找自身不足。开展作风行风专项督查工作,从劳动纪律、营商环境、抢修服务、安全生产等领域开展督查工作。开展纪律教育“微课堂”进班组专项行动,完成各层级纪律教育授课320人次,年内覆盖率达100%。创新开展“四张清单”专项监督工作,以党内监督引领专业监督。

(二)疫情防控助力复工复产方面

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精细做好全员跟踪管控和防疫物资筹措,推行保障运行“最小单元”工作模式,灵活保证后勤供给,确保实现“两个零”目标。无条件接通各级临时卡点电源140余处,对定点医疗机构等重要场所特巡394次,主动为爱康科技等医疗防疫用品生产重点企业紧急扩容、内部故障修复、应急电源配置,确保抗疫用电万无一失。发布战“疫”助企服务“双十一条”举措,通过“绿色通道”完成123家用户、13.28万千伏安容量的暂停恢复。发布“企业复工电力指数”分析报告29期,3月9日央视新闻联播以“一张图‘画’出复工复产加速度”为名深度解读公司工作。贯彻国家降费减负政策,截至十月兑现电费优惠2.25亿元。全力推广“转供电费码”,协助减免电费282.47万元,惠及终端用户6929户。通过“企业娘家人平台”解决复工复产难题8个。合作发布全省首张县级“税电融合”分析报告,获市委书记朱建军、市长曹国良批示肯定。与市税务局、市农商行组建“税电银3+助企红色联盟”。

三)安全生产方面

修订公司《安全职责清单》,推行领导班子、安全总监安全述职,推动安全责任以岗定责、全面覆盖。扎实推进安全巡察自查发现问题整改建立公司《安全问题滚动销号库》,排查问题**项,整改率**%。开展“我当安全员”专项活动,实施“表单式”安全稽查,累计评定星级现场332个,考核63分、奖励194分印发公司杆上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方案,明确高空触电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流程。大力推进“互联网+安全监督”,建成市公司首家安全管控中心,实现作业现场安全督查全覆盖,累计远程稽查559次远程指导27次,发现问题8项。协同政府成立电力行政执法实体机构。完成110千伏变电站接地线智能管理系统隐患治理示范点建设。建立外协队伍“星级”管控机制,评价四星、二星劳务分包单位各1家,下发《安全整改通知书》17份,安全扣奖11.5万元。强化电网风险管控,发布七级及以上电网风险预警10项编制专项事故预想方案25份,确保风控措施落实到位。

完善输变电“运检合一”推进机制,制定3大目标、明确7大工作任务,启动基于“设备主人制”的运维检修模式。自主完成110千伏袁花变综合检修,牵头开展110千伏斜桥变技改,消除主网设备缺陷89处、消缺率61.38%。首次独立开展110千伏变电站整站设备竣工验收,发现问题76项,整改率100%。深入开展配网“三降一提升”专项行动,年化户均停电时间下降26.88%、配网主线跳闸率下降31.64%、95598抢修工单数下降34.94%。坚持配网作业“能带不停”,首次自主完成旁路带电作业、联合实施大规模带电作业,带电作业数同比增长117%,其中复杂作业163次、同比增长17倍,业扩不停电接火率95.25%。深化配电自动化实用化进程,推进调控指挥长制,提高故障研判、响应效率,低压抢修平均时长压缩至40分钟以内。投运开闭所巡视机器人10个,完成配网智能巡视638次,智能巡检率100%。公变运维检修建设职责下放供电所。

(四电网发展方面

成立公司电网规划管理委员会,编审《海宁主网诊断分析报告》和海宁公司“十四五”配电网发展规划,推动电网精准投资。突出规划引领,编制《海宁市电力设施布局“十四五”规划》和《海宁市电网发展“十四五”规划》。探索形成依托国土资源规划第三方协作保障机制,提高变电所址、线路廊道保障供给能力。联合发布《海宁市居民住宅小区供配电建设技术指引》,明确小区配电设施设计、建造标准。110千伏东陈、龙渡扩工程取得稳定风险评估备案。110千伏联众输变电工程完成可研评审。110千伏大都市热电送出、双山变35千伏网架优化35千伏光耀热电送出工程可研工作稳步推进。2020年配网项目顺利取得核准。

积极克服疫情影响,按期完成年度里程碑投产、开工计划。110千伏翁埠变7月15日顺利投运,大大缓解许村地区供电压力。配合投产220千伏狮岭变,110千伏狮岭-硖石线路工程一阶段同期投运。全域投产变电容量58万千伏安、输电线路61.77千米。110千伏绿能环保送出工程提前半年送电,助力解决垃圾“围城”。110千伏龙渡扩工程、东陈输变电工程分别于10月、12月标准化开工,开工变电容量15万千伏安、输电线路9.67千米。嘉兴南部220千伏电网优化工程政处工作基本完成,祝东-安江220千伏线路工程政策处理稳步推进。按照“4+2+1”技术体系高标准开展配网设计、建设,投产配电线路121.4千米、新增配变290台。分流、改造重负荷配电线路10条,治理过载配变92配网“N-1”率达到85%,过载线路同比下降38%。

强化战略落地支撑,启动海宁能源互联网试点规划及“十四五”高弹性配电网试点规划编制,完成海宁城市能源互联网深化应用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尖山“首域十八景”示范场景建设。联合尖山新区(黄湾镇)发布《关于配合开展电力需求响应建设的通知》。全省率先实现0.85万千瓦秒级可中断负荷接入,累计建设2.75万千瓦,推动电网由“源随荷动”向“源荷互动”转变。开展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客户侧需求响应建设,完成33.55万千瓦削峰、6.3万千瓦填谷需求响应签约。建设分钟级可调节负荷4户、1.03万千瓦。参与或组织各级日前需求响应6次,需求响应答复率86.98%、签约负荷完成率278.14%。凤凰换流站完成满负荷试验。

(五供电服务方面

嘉兴范围内率先实现乡镇(街道)政务中心服务窗口全覆盖。积极推动政企数据共享,在所有服务窗口实现“零证办理”收资新模式。充分利用线上、电话等形式开辟疫情期间灵活基本电费、复工复产办理绿色通道,确保不因疫情影响用户办电和用电。严格落实“阳光业扩”工作要求,构架并启动“用心服务每一秒”营销服务新体系,切实提升业扩服务水平。全市低压接入容量上限提高到160千伏安,进一步降低企业接电支出。截至10月完成业扩报装2.27万户、77.65万千伏安,结存容量占比不足1%,业扩增供电量**亿千瓦时。高低压业扩全流程平均时长分别压缩至33.32天、2.35天,同比下降59.8%、55.2%。完成**个具备条件的5G基站供电转改直改造。推广智能交费4.23万户、“网上国网”11.62万户。

与盐官旅游度假区、盐官古城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盐官“全电景区”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面向未来的长期稳定的电力建设与电能服务战略合作关系。推动改造全电民宿、酒店、大棚等35户,截至十月替代电量1.18亿千瓦时,拉动售电量增长1.49个百分点。签订综合能源服务合同13份,累计实现营收0.26亿元。完成高压用户供售同期业务调整,释放电量2.62亿千瓦时。滚动调整各电动汽车充电站点充电电价,累计充电电量148.76万千瓦时。与政府达成协同开展小微园区配电项目建设(改造)意向。周王庙镇上林村官弄里台区打造2020年度“乡村振兴·电力先行”示范区。

(六经营管理方面

牢固树立“三个理念”,落实省、市公司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公司稳经营、保增长7方面、30项工作任务、57条具体措施,有序推进账外、闲置物资等存量资产盘活利用,拆迁置换闲置房屋5处全域电力物业资产参与海宁市房地资产有机更新置换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实现提质增效金额1.08亿元。试点“区块链”+能源计量数据可信共享服务加快光伏发电用户资金回笼,获嘉兴副市长盛全生批示肯定。反窃查违和营销稽查挽回电费505.97万元。持续做大有效资产,接收小区资产0.8亿元、迁建资产0.11亿元。联合发布的《产销恢复逐月提速工业趋势总体向好——海宁市2020年半年度税电融合专报》获市委朱建军书记批示肯定。

建立完善适应战略落地的组织模式,公司运检业务实现“管干分离”,营销业务优化“管干合一”,成立物资供应分中心互联网事业部,恒创集团海宁分部完成机构职责调整。制定公司“全能型”供电所提质增效实施方案,稳步推进供电所高低压营配末端融合。大力推进公司业务中台建设,全力打通后台业务和现场的管控渠道,提升公司运营管控能力。深化部门自主包干管理,建立月度组织绩效与年度组织绩效强挂钩机制落实“干好多得”激励举措。灵活实施“三降一提升”、供电所营销精益化管控、营销服务关键环节专项嘉奖等考核方式,建立公司五星绩效管理机制并实现供电所应用全覆盖充分发挥绩效指挥棒作用。三季度对标指标“领先单位”达标率95.24%。

着力推动创新转化动能,主动配电网核心技术斩获国网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电力科学技术奖、省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公司科技领域历史性突破。《供电企业促进“清洁低碳、智慧共享”能源互联网建设的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协同管理》获浙江省电力行业2019年度管理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省公司2019年度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联合申报课题《城市能源互联网形态下的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建设路径研究与实践》获省公司重点政策研究课题**等奖。“村镇光伏发电站集群控制系统功能要求等6项标准”申报2020年度国网公司技术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举办公司第二届科技活动周。

(七)省管产业单位变革增效方面

建成110千伏变电实训基地并承办市公司开关技能竞赛海宁公司继电保护竞赛,积极参与主业110千伏检修作业,为后期开展110千伏施工夯实基础。编制金能实业配网不停电作业班组建设方案,成立金能带电作业班。探索开展设计总承包业务,完善业扩工程典型设计、通用物料和通用造价,筹划临时变成套租赁方案,减轻专变客户接电成本,切实提升响应速度。编制《配电网施工检修工艺规范》。制定《金能公司工程物资规范管理办法》,规范仓存、废旧物资、应急物资管理。立项开展集体企业物资管理风险点协同监督,下达协同监督意见书2份,约谈18人次。承担对主业青年员工的专业培养,编制培训课件5项。斩获嘉兴恒创集团施工技能比武团体第二和个人一等奖。金能公司高新企业申报及电建基地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八)队伍建设方面

优化干部员工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修订完善股级人员管理方案、职员职级管理方案,进一步畅通晋升通道,鼓励干部探索创新、担当作为。开展优秀干部、优秀骨干及有潜力青年人才推荐考察,强化公司人才“蓄水池”。大力培养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年轻干部,累计完成4批次干部调整,新提拔6人平均年龄32.67岁。组建专业团队8个,营造“重视专业、尊重技术”的工作学习氛围。青年员工项目化培养取得阶段性成效。全面开展班组长的聘任制,**名班组长通过竞聘上岗。健全公司关键岗位人员交流管理制度,梳理关键岗位名录55个,不兼容岗位10个,实施轮岗交流**人。

(九)文化建设方面。

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公司“红船电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积极融入城市文明建设。开展文化“内化于心”工程,完成长安供电所企业文化落地项目建设,启动硖石供电所企业文化改造项目,全力打造省公司级企业文化示范点。深入推进“两富同行”扶贫帮困温暖工程,慰问结对村困难家庭16户。正式启用公司职工之家、青年之家,逐步提升企业文化氛围。

公司工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职工,完善自身,对照“三能”工会建设要求,进一步彰显工会职能。积极开展职工健康咨询、健身活动,设立“职工自助医疗站”,开展“送清凉”慰问、困难职工慰问。组织职工代表巡视检查活动,开展职工代表提案、合理化建议、金点子等征集工作。承办公司工会红船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暨第三届职工技能运动会闭幕式,申报并派员参加长三角“智能能源 绿色发展”职工创新成果展示活动。积极准备省公司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迎检工作,开展2020国网嘉兴供电公司首届劳模评选活动。全面完成公司退休人员社会化工作,已完成148位退休职工社会化移交工作。公司团委组建海电“潮声”青年宣讲团,多次承担公司多高弹电网建设宣讲任务,持续开展“安全用电进校园”活动。公司1名青年员工获得浙江省青工创新创效大赛“话青春”比赛银奖;3名青年员工分别获得海宁市最美战“疫”青年、最美青年工作者、最美青年工匠;1名青年员工获得海宁市党团知识竞赛一等奖。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版权保护 | 隐私安全 |
主办单位: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浙ICP备14012341号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建议IE7.0 1024*768分辨率以上浏览本网站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