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要 目 工作动态 u 领导关怀 u 水务集团“多管齐下”落实上塘河“河长制”工作 u 许村镇聚焦“三张清单”深化推进上塘河治理 u 长安镇“四举措”加强上塘河水质保护 u 周王庙镇“四个抓手”提升上塘河水环境 u 盐官镇“四加强”推动上塘河水体质量改善 u 附件 领导关怀 u 4月30日下午,市常务副市长、上塘河“河长”严加友带队开展“河长”集中巡河工作,市府办、市生态创建办、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分局相关领导、上塘河沿线各镇相关负责人、河长单位市水务集团主要领导等陪同。 严市长一行乘船对上塘河沿河长安至许村段进行了巡查,一路察看了河道水面保洁、沿岸排水口、水闸水利设施等情况并召开联席会议。会议首先听取了各部门、各镇关于今年以来上塘河及支流水质变化、工作举措、存在问题、下一步工作打算等情况汇报。 会上,严市长对市级各部门、各镇治水工作表示了肯定。同时,根据一季度各镇交接监测断面的水质变化情况,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 一是要提高治水责任。沿线各镇要严密监控本河段上下游水质变化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镇交接断面水质出境好于入境,守住水质不恶化的底线。 二是要提升污水建设项目质量。沿线各镇要对截污纳管情况进行再排查,特别是人口密集区的排查要再严再细,委托可靠的项目建设单位,进一步控制雨污分流。 三是要提升支流治理成效。沿线各镇要针对部分支流水质反弹至劣五类的现状,立即开展支流污染问题排查和整治,为下一步采取治污措施奠定基础,努力将支流水质控制在四类水以内。 四是要加强农业面源治理。沿线各镇要积极推动农业规模流转,促进精准施肥、科学施肥,并做好农药化肥源头管控工作,减少因雨水冲刷所造成的肥料入河数量。 五是要形成问题清单。沿线各镇及水务集团上塘公司要对上塘河沿线主河道及支流再次进行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并积极推动整改。 六是要形成项目清单。沿线各镇要对今年计划开展的上塘河主河道及支流相关工程项目及措施进行汇总,形成项目清单,并在6月中旬督查“两张清单”落实情况。 水务集团“多管齐下”落实上塘河“河长制”工作 今年以来,截至4月底上塘河国控断面上河闸水质累计为III类,同比持平,其中总磷为0.174mg/L,同比上升27.0%,总氮为3.31mg/L,同比下降13.8%。1-4月汪店港桥断面和水泥厂桥断面累计水质均为III类,均同比上升一个类别;但从单月来看,各断面水质都有达到IV的情况出现,反弹压力较大,国控断面上河闸总氮指标与考核目标3.06mg/L还有一定差距,水质管控难度较大。水务集团作为上塘河河长单位,主要做好以下相关“河长制”工作: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常态化做好河长制管理工作。根据河长考核要求,今年以来,开展常态化巡河共12次,发现上报问题11个,整改完成11个。对沿线重点雨水口巡查4次,采样1次,对国控、市控、各镇交接、考核县级河长断面开展水质监测9次,南侧支流全覆盖监测1次。积极梳理今年重点工作任务计划,编制完成2022年度工作方案。 2.利用卖鱼桥泵站进行水质调控。针对今年2月底国控断面水质pH及高锰酸盐指数升高的情况,及时进行现场排摸,进行数据相关性分析,发现由于水体流动性差导致藻类暴发引起,针对该情况,立即利用卖鱼桥灌溉泵站进行调水活水,通过调水后,国控断面的水质逐步恢复并稳定在III类水水平。 3.积极处置水泥厂桥断面水质降类。在收到五水办关于水泥厂桥断面水质1~2月累计值降一个类别提醒函后,水务集团立即会同属地乡镇开展现场巡河排摸,并对相关水质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主要原因为1月下旬降雨后花卉、绿化苗木等农业面源污染导致总磷指标升高引起。为应对水质波动,水务集团提高了水质检测频次,由每月2次提升至每月3次,并积极与周王庙副河长单位合力推动生态缓冲带建设。1~3月水泥厂桥累计值上升一个类别,达到III类水,接下去水务集团将持续关注断面水质变化,确保水质不累计降类。 4.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排查。对上塘河沿线及南侧重点支流300米内影响河道氮磷水质较大的花卉、盆景等精细种植业情况进行排摸。形成农业面源16家精细种植业尾水重点治理清单,为进一步进行尾水治理,提升氮磷径流污染源头控制找准方向。 5.积极调研推进总氮治理工程。积极参与推动上塘河及盐官下河国控断面总氮治理工程。水务集团与生态办,环境分局、水利局、盐官镇等单位对总氮治理项目方案比选,选址、投资及运行成本进行调研、考察分析,提出了以“离子交换”为核心的处理工艺,该工艺具有效率高,可间断运行等特点,对改善上塘河、盐官下河有较大助益,现已行成初步技术方案,接下去将对项目实施的合规性进行进一步研究。 二、存在问题 1.支流河道水质较差。在对上塘河南侧42条支流河道水质抽样检测发现其中13条支流河道的水质为劣Ⅴ类,上塘河南侧各支流地势南高北低,支流河道水都汇流入上塘河,对上塘河的水质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上塘河国控断面北500米处鲤花港支流水质常年在IV~V类,与上塘河交界口闸门未完全关到底,且一侧有30公分以上空隙,鲤花港支流河水可以通过空隙流入上塘河,影响国控断面水质。现因鲤花港位于盐官景区开发征地范围内,闸门电力系统已切断,闸门调整困难。 2.汛期水质变化问题。由于上塘河沿河距离长,支流多,流经区域广,流域范围内农田、工业区、居民区较多,面源污染输入量大,且每年持续性降雨时段上塘河流域需要不定期实施泄洪调度。由于行洪排涝,再加上国控断面段水位较浅,导致上塘河底淤积污染物上浮,造成上塘河水质指标变差至V类甚至劣V类,恢复至III类水需要较长时间。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1.通过调水改善断面水质。针对汪店港桥断面总磷问题,利用长安翻水站引入盐官下河水源,再通过谈家埭排涝闸放水可以改善长安及周王庙段水质。针对国控断面,通过分析汪店港桥断面水质情况,利用卖鱼桥灌溉泵站进行调水,改善水质,但因受到汪店港桥水质限制,调水存在不确定性,最好是通过加快建设盐官下河宜家桥泵站,争取6月底能运行调水,从根本上改善上塘河国控断面总磷水质问题。 2.加快支流生态坝建设。通过在上塘河南侧重点支流设置生态坝,可以一定程度阻断支流河道水质影响上塘河主河道,从而改善上塘河主河道污染物入河量,提升主河道各重点断面水质。 3.加快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建设。一是加快推进生态拦截沟建设,在许村镇许桥村及周王庙石井村分别建设1.6公里及1公里农田生态拦截沟工程。二是加快花卉、盆景等精细种植业尾水治理工程建设,进一步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的影响。三是加快推进生态缓冲带划定及建设,降低汛期面源污染对河道水质的影响。 4.加快治水工程建设。加快实施一体化旁路治水建设,在上塘河许村段及长安天明港布置一体化旁路设施各1套,处理能力1万吨/日,出水总氮达到1.5mg/L,总磷达到0.1mg/L,进一步削减河道污染物。 5.加强优化污水调度能力。围绕污水管网与雨水溢流口,以雨期水质监管为重点,加强污水管网设施巡检,分级管理雨水溢流口,确保设施设备运行正常,做到无污水溢排。加快建设许村镇孙桥村生活污水管网1公里,提升污水收集能力,加快建设潮涌路、观潮大道污水西水东输管线,东西大道(天明泵站~海皇泵站)污水输送提升工程,提升污水输送能力,加快建设丁桥四期3万吨/日扩建工程,提升污水处理能力。 6.强化统筹协调责任落实。进一步发挥好河长单位的牵头、组织、协调及督查作用,会同副河长单位及相关部门紧密配合,构建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对照嘉兴市“县级”河长履职评价考核细则,按照市、镇、村三级河长责任,共同推进上塘河治理工作落到实处,不断取得实效。 许村镇聚焦“三张清单”深化推进上塘河治理 今年以来,许村镇高度重视上塘河河长制工作,统筹推进二轮央督和中央巡视交办问题整改攻坚工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督导,聚焦薄弱短板、重点问题梳理完善重点任务清单、重点项目清单、具体问题清单,并细化分工,压实责任、抓紧推进。现将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强化责任担当,统筹力量合力攻坚。镇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上塘河河长制工作,统筹推进二轮央督和中央巡视交办问题整改,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督战相关工作,前后4次分别听取整改方案起草、整改工作推进等专题汇报,1月13日镇党委会专题研究讨论河长制工作和整改工作。镇级层面成立以2位主要领导为组长,11个镇机关部门、30个村(社区)为成员单位的攻坚领导小组。对标对表市级方案,聚焦薄弱短板、重点问题,“三上三下”修改镇级方案形成“三张清单”,共梳理重点任务清单30项、具体问题清单14个、重点项目清单5大项投资,挂图作战、闭环管理,统筹合力确保实效。 2.强化分析研判,聚焦重点科学治理。围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活“污水零直排”、工业“污水零直排”等职能领域划分9大攻坚行动,在市级层面的规定模块基础上增加自选模块,9位镇领导、8个牵头部门领衔攻坚。对照“三张清单”,逐条逐项对照整改。工业“污水零直排区”方面,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复核复查164个交办问题和2个异常排水口的整改;嘉生态示范市创零直排交〔2022〕1号交办的两个问题已完成现场整改。生活“污水零直排”方面,已完成14个生活小区和12个新建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改造,目前已拟好排查方案准备招投标工作,并对沿线六小行业场所“污水零直排”开展执法监管。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方面,会同市水务集团完成许桥、南联等村现场排查,落实属地村抓紧整改,其他区块正在排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49户养殖尾水治理中,30户已全部完成尾水治理设施建设,另19户中有3户自然塘退养,16户涉及土地复耕退养,现已全部腾退,已明确茗山村为绿色防控和化肥定额制示范区。河流水生态修复方面,已关闭现有支流闸门,俞家浜、大门港、郭湾河、金安港、圣堂桥港已实施碧水河道建设,阮家浜、谢家浜、凌家浜碧水河方案已完成项目会审。完成运盐河清淤1公里,生态缓冲带拟结合碧水绕村和氮磷拦截沟项目一并实施。氮磷监测监控能力建设方面,每周对入海河流主干断面、沿线重点支流等30个点位开展数据监测分析,2月16日完成对上塘河(许村段)走航排查并开展方案评估,加强对支流支浜管控,及时对异常河道进行临时截断、排查整改,为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异常河道中,许桥村东斜港拟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并对异常排水口进行封堵。重点实施的碧水行动项目、1300亩氮磷拦截沟项目、泥坝桥港沿线农村生活污水改造提升项目等均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筹备进入招投标工作,配合完成国标水质自动监测站基础保障工作。 3.强化履职尽职,完善调度督查通报。重视整改工作推进实效,由镇纪委牵头组成督查小组,以查促干、以查促变,对各部门、各村(社区)“三张清单”推进内容实行周调度、周督查、旬通报;实施“三色”清单化闭环管理,及时提醒、约谈职能部门、属地村社抓紧推进有关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许村镇将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强化部门协作、强化责任落实、强化全民参与,努力形成全民治水护水的良好氛围。统筹抓好央督央巡问题整改与面上突出问题整改。 1.加强沟通协调。进一步完善上塘河、盐官下河流域水质分析、会商、联动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周边支流所在村(社区)、经发、水务、环保等相关部门协调会,分析问题,制定措施,限期整改。特别是要主动加强与市级部门的沟通衔接,积极问计请教,共同提升河道水质。 2.加快整治提升。严格按照前期制定的三张清单抓紧推进工作,挂图作战、闭环管理,发现一处问题、核查一处问题、整改一处问题、销号一处问题,对正在整改的15个问题定期调度,争取提前提早完成。及时将市级交办问题纳入定期调度库中。 3.加强长效管理。严格落实河长制等工作机制。对偷排污水等行为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严厉打击。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应急管理、小城市管理等部门开展常态化联合执法,对沿线村庄整改不到位、整改表面化、问题反复化等的农户、企业进行约谈和综合查一次,倒逼农户、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长安镇“四举措”加强上塘河水质保护 今年以来,我镇(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思想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五水共治”各项决策部署,在市级河长带领、指导和协调下,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机制,强化工作举措,坚持以大河长带领小河长全面开展河道巡查,时刻关注河道保洁及水质变化情况,对巡河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及沿河属地村社区,确保及时整改到位。2022年1-3月市级河道检测月报龙安大桥平均水质为四类水体(高锰酸盐指数4.1mg/L,氨氮1.21mg/L、总磷0.219mg/L)。 一、主要工作 1.切实加强河长履职。每月至少两次(镇级河道每月至少两次,村级河道每月至少三次)开展河道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填报巡查记录表,并按管理职责将问题交办至属地村或职能部门,明确整改措施和期限,由镇小城市管理办进行跟踪督查,确保及时整改到位;二是常态维护河长公示牌。上塘河长安段共有河长公示牌2块,分别在城西大桥河南路东和修川桥河北路东。上塘河共有路面水、农田水标识牌85块;镇、村级河道共有路面水、农田水排水口481块,完成设置并及时检查、更新到位。 2.突出支流支浜治理。每月对支流河道水质进行采样检测,发现水质反弹河道及时查找原因、制定有效的措施,立即落实整改,杜绝污染河道事件发生;2020年2月委托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对上塘河及支流西田港、坝头港、天明港、庙桥港、三里塘港等河道进行走航测试,并对异常排水口进行溯源和整治。走航共排查发现主流河道乱堆放、排水口异常、河道保洁、岸边家禽圈养等12个问题(其中天明村5个、肖王村5个、新民村1个、爱中保洁公司1个),所有问题全部交办、督促责任单位整改完成。支流坝头港走航共排查两岸生活、建筑垃圾乱堆放、排水口异常、河道保洁、河道存在大型渔网等17个问题(其中天明村10个、鹿耳村5个、红色村2个)、全部交办、督促属地村整改完成。 3.积极开展环境治理。加强对各村的指导督查,严格执行河道沿线禁养、限养制度,减少对河道水质的负面影响。加强对支流河道综合整治、河道保洁,天明村对西田港、西木桥港两岸环境卫生、枯死树枝、家禽圈养进行了整治,共清理垃圾15余车,整治家禽圈养5处。 4.突出长效管理,提升水体保护能力。一是委托市水务集团进行农村生活污水设施运维,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巩固治理成效,杜绝源头污染。二是持续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回头看”工作;三是落实对20个行政村及长郊社区农污季度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为,隔油池、化粪池、检查井及收集池的清捞情况,农村生活污水“中一池一管”管网巡查、管道疏通的运行维护。 5.长效宣传治水工作。定期做好治水宣传,利用村广播、入户宣传等方式提高村民水体保护意识,在美丽乡村创建等工作中要求做好水质维护。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压力仍然较大,上塘河沿线的粮食、花卉种植区,种植户普遍使用常规化肥农药,从而含有大量氮磷元素的田间灌溉尾水通过流入支流影响了上塘河水质。二是受上游来水影响,上塘河长安段段水质不稳定。三是河道保洁标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区域河面落叶、镇区段白色垃圾未能及时打捞,河岸常有垂钓者丢弃垃圾未能及时清理。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大宣传,营造氛围。一是利用 “大美长安”微信公众号、村广播等手段加强宣传力度,发动沿河群众、基层党员和志愿者等参与河道的管理工作,营造全民治水护水的浓厚氛围,形成上下治水联动机制,助力长效治水。二是依托农业农村办加强业务宣传指导,鼓励镇(区)村民尤其是河岸沿线粮食、花卉区块的村民使用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种养业面源污染。 2.进一步加强巡查,形成常态。一是继续做好河长制相关工作,不断完善治水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河道的巡查力度,提升沿线的保洁频次及质量,切实巩固治水成效。二是督促沿线各村(社区)加强上塘河周边的污染源排查,切实加强上塘河水质保护,消除水源安全隐患,保障上塘河水质稳步提升。 3.进一步立足周边,巩固基础。一是坝头港联新桥南侧翻水站工程建设,正在施工中,二是实施对支流支浜三里塘港、陈家港河道实施清淤,现场河道正在筑坝中,属地村正在对接淤泥堆放场地协商中。三是完成3个镇级考核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工作,其中吉元桥港觉贤桥断面已结合碧水绕村工程实施,运盐河云桥断面已委托华数广电网络有限公司实施。 4.进一步深入整治,源头治理。一是加强农村生活污水运行维护管理,定期不定期“回头看”,严防新污染源、防止污水管网破损或堵塞,从源头杜绝污染源;二是持续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回头看从源头上控制城镇生活污水对河道水质的影响。三是加强对河道及支流水质的定期检测、分析和对比,及时掌握水质变化状况。认真做好河道治理基础档案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不断完善上塘河长安段科学治水方案。 周王庙镇“四个抓手”提升上塘河水环境 上塘河周王庙镇段流经云龙、之江、石井、双涧、荆山5个村和1个工业园区,沿线共有支流21条和5座水闸。四季度,周王庙镇根据《海宁市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具体问题整改攻坚行动计划》文件精神要求,高度重视、压实责任、结果导向,切实提升上塘河作为近岸海域及入海河流的水质。 一、工作开展情况 1.以问题原因分析为抓手,立查立改促进度。已完成上塘河两岸所有排水口的排查工作,排水口标志牌内容全部完成确认,原定的安装因人员隔离推迟。完成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复核复查所有35个交办问题。对交办单上的水质异常河道,仔细分析原因,完成珠船港支浜的清淤和长川港边排水口封堵和垃圾清理等工作。杨家坝港排查出来的63个问题均已交办相关部门整改,目前完成55个问题整改。 2.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开展工程治水。上塘河长川港、闸北港、金星港、马家桥港四条支流清淤工作全部完成。完成荆山和石井两个农田排水口的生态围堰工程。完成森境区块的氮磷生态拦截沟工程。石井集镇污水改造提升项目疫情结束解封后目前已开始施工。上塘河南侧的西闸桥港和胡家木桥港“碧水绕村”项目预计4月底开工。生态缓冲带项目调整到胡家木桥港,将结合“碧水绕村”项目进行施工。 3.以河道巡查为抓手,增加水质检测频率。镇级河道每月不少于2次,村级河道每月不少于3次,巡河完成率100%。对上塘河及其21条支流开展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即查即改。整理分析近两年上塘河支流水质变化情况,确定问题河道。今年21条支流和出入境断面每周一检测水质,检测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氨氮和总氮,以数据说话,倒逼问题排查和水质提升,发现问题,落实整改。 4.以农业面源污染减量为抓手,推广肥药减量技术。对辖区内所有农资经营店张贴施肥建议书,通过服务窗口引导农户科学施肥用药。召开户长会、网格民情会等形式共计2次,发放相关技术资料600余份,引导农户合理使用农药,使用肥药减量技术,以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同时,2户养羊规模户已签订腾退协议,部分已经拆除。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抓好央督攻坚。进一步明确攻坚目标,加快整改进度,切实改善我市近岸海域入海河流上塘河水质,成立镇央督攻坚领导小组,专班运行,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合力推进,确保5月底前完成第二轮央督和中央巡视问题整改并销号。 2.抓好河长制工作。要求立查立改,整改到位。进一步压实巡河机制,对上塘河及其21条支流开展定期巡查,做到不走过场、不摆花架子,不留死角。同时,完善考核机制,将央督整改工作纳入属地村目标责任制考核,对工作滞后、整改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肃执纪问责。 3.提升截污能力。做好农村生活污水运维,每月检查运维情况,利用微信群和二维码,及时处置突发情况,保障农污设施正常运行。开展排水口大排查,对于异常排水口排查原因,落实整改。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工程治水和宣传监管并重,切实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 4.抓好项目进度。全力推进荆石绿色农田建设试点项目的落地。抢抓工期,保质保量完成生态缓冲带、碧水绕村项目等水质改善项目和水质自动监测站等水质监控项目,把疫情对工程进度的影响降到最低。 盐官镇“四加强”推动上塘河水体质量改善 为进一步落实上塘河(盐官镇段)河长制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和巩固河道水质,一季度盐官镇严格按照上级关于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的有关要求,不折不扣,抓好上塘河(盐官镇段)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河长制巡河工作。按照河长制工作要求,积极认真开展经常性河道巡查工作。在河道巡查中,重点对各类入河排水口加强管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2.加强污水设施排查。排查沿线范围内村庄和小集镇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和终端设施运行情况,确保稳定运行,不渗流,不溢流。 3.加强河道保洁力度。做好盐官境内上塘河沿线沿岸的环境整治工作,减少岸上污染对水体的影响。 4. 加强落实腾退企业。城北村春富庵小集镇企业7家,目前已腾退5家,还有2家未腾退,计划在6月底前腾退。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盐官镇将重点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持续巩固整治成果。同时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河长制”的细化落实,稻田退水以及截污纳管、垃圾处置、营造氛围等各项重点工作,确保上塘河水质稳固在三类水质以上。 附件: 1.2022年1-4月嘉兴市控以上断面水质情况汇总表 2.2022年1-4月水泥厂桥断面水质情况汇总表 3.2022年1-4月上塘河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水质情况表(市五水办检测) 4.1-4月上塘河流域雨水排放口水质情况汇总表(水务集团检测) 5.上塘河南侧支流水质抽样汇总表(水务集团抽检) 附件1 2022年1-4月嘉兴市控以上断面水质情况汇总表
注:以上数据由市环保检测,汪店港桥(嘉兴市控断面)为人工监测,上河闸(国控断面)为自动站监测。 附件2 2022年1-4月水泥厂桥断面水质情况汇总表
注:以上数据由市五水办检测 附件3 2022年1-4月上塘河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水质情况表(市五水办检测) 附件4 1-4月上塘河流域雨水排放口水质情况汇总表(水务集团检测)
附件5 上塘河南侧支流水质抽样汇总表(水务抽样检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