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政策制度。制定实施《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推进自然资源破坏类损害赔偿。
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监测工作。开展昆虫、大型真菌生物多样性调查和城市生物多样性监测,编制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报告和县域生物多样性状况分析报告。
开展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体验地)试点建设。探索开展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工作,着力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等深度融合,完成长水塘湿地生物多样性科普馆建设。
持续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加强袁花镇、黄湾镇生物多样性维护类保护红线区域的管理,推进水生态修复,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
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屏障。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专项行动,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
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全面落实禁猎区、禁猎期“双禁”,严厉打击非法猎捕野生鸟类等陆生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严格实施钱塘江禁渔制度,打击非法捕捞行为。
提升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管理水平。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防治工作;开展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摸清全市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情况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在绿色学校中,创新开设一堂生物多样性保护公开课;举行2022年海宁市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