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宁以“绿色共富”“品质升级”为引领,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斜桥榨菜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大力推进榨菜行业转型升级,实现斜桥榨菜“老字号”新发展。榨菜园区现有榨菜企业6 家,2022年实现营收1.12亿元,同比增长5.5%;今年6家企业累计收购榨菜约7万担,每担收购价格50元左右,同比上涨约40%,农户增收近400万元。 一是聚焦“绿色”之变,夯实发展之基。坚持以绿色发展到导向,实施榨菜生产绿色化提升。全面完成所有野外泥窖清退和复垦。建成共享式污水集中处理站,采用国内先进的专利耐高盐污泥处理工艺和数字监管方式,自动化高效脱氮,彻底解决榨菜腌制环节废水处理难、处理设施老旧且占地多、处置成本高等问题。先后投入3800余万元,对企业、公共管网等实施“污水零直排”改造,高分通过浙江省“污水零直排区”标杆镇创建验收;建成“污水零直排智慧监管”系统,实现治水“一平台管一镇”。在生产工艺上做文章,开展榨菜行业“产品外观”“腌制工艺”“香料配方”等8项改革举措,研制推广压榨、淘洗、拌料等12 种机械,减少污染物排放,打造绿色品牌。 二是聚焦“数字”之变,加快产业转型。按照“一业一样本”模式,实施榨菜行业数字化改造。海宁市龙桥蔬菜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斜桥榨菜食品有限公司、海宁博鸿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累计投资近3000 万元完成数字化改造项目,新建自动化蔬菜加工包装车间、高标准食品生产车间,进一步落实榨菜加工企业、半成品加工户集中化建池、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运行,打造绿色智能榨菜产业。改造升级后榨菜行业亩均产值由从88.39 万元增加到168.77 万元。推进榨菜产业集约集聚发展,对一定规模以上种植给予每亩资金补贴;对企业利用存量土地规范实施的新建、改建、扩建厂房“零地”技改项目给予资金奖励。目前,已最大成片规模榨菜种植基地占地70 亩,年产值超14 万元,带动农户户均增收近7000 元。 三是聚焦“机制”之变,带动对口地区富裕。将本地提炼形成的“一地三金”(赚薪金、收租金、分股金)共富理念“飞地”推广到对口的四川阿坝州黑水县。依托完备的产业链优势和原材料采购需求,搭建“支部共建+资源共享+产业互助”框架,推广“海宁种子”飞地种模式,提高黑水县榨菜产量和农民收益。同时,海宁企业在四川开设专门收购场所,与当地居民达成长期收购协议,5年来累计采购四川地区榨菜1.5亿元,助推在山海协作生态共富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将绿色理念融入榨菜文化之中,从榨菜起源、历史、生产、非遗、绿色、产业等方面展现榨菜文化和产业风貌,讲好“斜桥榨菜”“一颗榨菜走出‘两山’路”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