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海宁这个小村,坐拥两个“世界唯一”的自然胜景

发布时间:2023-11-13 09:24 信息来源:海宁市传媒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黄湾尖山,地名很普通,钱塘江北岸起点的一座小山丘,冠名只是当地相传的一个小山名。

黄湾尖山,位置很特别,钱塘江连接杭州湾唯一入海口,地理地貌世界三大涌潮江河最独特。

正是因为独特的地理地貌,黄湾尖山从世界三大涌潮江河中独占鳌头,坐拥了两个“世界唯一”自然胜景:神奇的潮水,奇特的“潮汐树”。

神奇的潮水——三个“交叉潮”各具特色

在人们的印象中,钱塘江有三大著名潮水:盐官“一线潮”,大缺口“交叉潮”,老盐仓“回头潮”。

事实上,“一线潮”“交叉潮”都已有上千年历史,“回头潮”最年轻,上世纪70年代围垦海涂形成,才50多“岁”。

也许是三大潮水冠名风头强盛,同时拥有千年潮汛的尖山,却始终没有得到应有名份,名气甚至不及老盐仓。

其实,尖山扬名的“本钱”足够多。

尖山,外接杭州湾,内连钱塘江,是潮水进入钱塘江必经之地——入海口。

尖山外接的杭州湾,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喇叭”形海湾,“湾口”最宽处江面超过100公里,位于“湾顶”尖山入海口江面宽度原本还有10多公里,始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两岸治江围垦,将入海口江面的宽度束窄至四五公里。

入海口变窄了,河床容量突然变小了,从海口进入的潮水起了变化,潮型也自然纷繁了。

于是,尖山不仅有壮观的“一线潮”和“回头潮”,更有“交叉潮”,而且同一波潮水经过尖山时经常会出现三个“交叉”景象,成为钱塘江流域一大奇景。

先看第一个“交叉”,位置在入海口的“门槛”上。

入海口江面南岸相对平直,潮水起潮后一路西奔同时向江中扩展。北岸尖山突兀江中,因其下游出海方向江面急剧扩大,潮水起潮后虽然同样西奔但由于路径曲折奔涌速度大大滞后南岸潮水,常常等到南岸潮水已扩展至江中北岸潮水才会赶到,形成第一个“交叉潮”。

这一个“交叉潮”,由于江面骤窄,潮水冲击力骤增,两潮“交叉”相拥时间最长,线型规模最大,潮姿十分亮丽,形态非常优美。

再看第二个“交叉”,位置在入海口上游四五公里的“江中沙洲”段,还真是名副其实的江中,距北岸海塘距离有2000米左右。

尖山入海口江中存在着一种特殊沉积地貌,形成着一个千年“江中沙洲”。受这个“江中沙洲”的阻挡,涌入的潮水在这里分为南潮和东潮两股潮水。南潮沿南岸江岸线奔涌同时向江中扩展,潮水的外沿一直向西奔腾,内沿在南岸反射推力下往东奔涌。东潮顺东岸江岸线一直向北奔腾同时向江面扩展,于是外沿潮水也有了与南潮内沿往东奔涌潮水交会的机会。

这一个“交叉潮”,在大潮汛期,因为潮速快,南潮与东潮两股潮水交会早,交会点离海塘相对较远。小潮汛期,因为潮速慢,南潮与东潮两股潮水交会迟,交会点离海塘相对接近。但“交叉”的潮型最多,“交叉”的潮水点位最灵活,“交叉”的美誉度最高。

还有第三个“交叉”,位置在尖山塔山坝附近江面。塔山坝是钱塘江河口第一个拦水坝,从东江岸伸向江面600多米,日夜守护着北岸海塘。东潮内沿潮头像个“劳模”,非常专注,不管南潮如何撤手向上游奔腾,也不管南潮外沿从北塘折返后与东潮外沿在江面上热情似火的“交叉”,只管锚定北岸海塘沿着东江岸线向北奔腾,在遇到塔山坝阻拦后就在600多米长的凹塘里积聚起巨大潮能形成“二波潮”,然后冲过坝头在向北岸海塘挺进同时向上游扩展西奔,迎接第二波“交叉潮”中向东奔涌的潮水,形成第三次“交叉”。

这一个“交叉潮”,因为东岸线走向与江面宽度因素,与第二个“交叉潮”大概有10至15分钟时间差。由于折返的南潮已经过了一次交叉并且是往下游奔涌潮能相对减弱,两潮交叉时少了威猛壮观景象,但多了婉约丝滑的成分,景象往往十分精致。此时,如恰好站在海塘上观赏,真的是眼福不浅,非常的享受。

独特的“潮汐树”——日不重样永不落幕

钱塘江潮水是“沙”水。据相关资料介绍,一次全潮过程,涨进或落出的沙量均可达1000万吨左右。

千百年来,钱塘江潮水每天两次进出尖山入海口,潮水中所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沉积,并受新一波大潮涨落冲刷,江底形成着一种特殊沉积地貌——“拦门沙坎”。

因为“拦门沙坎”的存在,入海口江中就经常出现大小不同面积沙洲,每当潮水从杭州湾涌入钱塘江,整个沙洲都会被淹没,退潮后大部分露出水面,只有少部分蛰伏在浅水中。

潮水与露出水面沙洲上的“潮汐树”

时间跨入21世纪,因为视角关系,因为受拍摄条件的限制,入海口江中沙洲上的“潮汐树”景观依然被藏在“深闺”中。

是金子,总有闪光的一天。

近几年,随着航空拍摄无人机诞生,拍摄钱塘江多了一个从空中俯瞰的全新视角。终于,喜欢拍潮的摄影爱好者从空中发现了钱塘江入海口江中存在了上千年奇特“潮汐树”景观这个大秘密。

潮水与浅水中的“潮汐树”

钱塘江尖山入海口有奇特“潮汐树”。消息传开,真可谓一发不可收,各地摄影爱好者蜂拥而来,钱塘江入海口江中沙洲上的“潮汐树”景观,一下子成为“网红”打卡点,成为了世界江河又一大胜景。

栩栩如生的“潮汐树”

尖山入海口的“潮汐树”奇在哪里?

第一奇,日不重样。“潮来天地展白宣,潮去千树跃’纸’前”。钱塘江潮水每立方米冲击力达到7吨,潮水越大潮流冲击力越大,水中沙洲受冲涮越严重,江中沙洲上所有的“潮汐树”留存时间只有一波潮水周期的12个小时,由潮汐涨潮、退潮冲涮形成的景观每天不重样。

新一波潮水冲上了“潮汐树”

第二奇,形状各异。天地以潮做画笔,以江中沙洲做画纸,潮退“画”成,这个画就是各种潮水冲涮沟。在尖山入海口江中沙洲上,退潮后沙洲上除了最多见大小不一、形状不同貌似陆地树枝的“潮汐树”外,同时还有貌似陆地山体的“潮汐山”、貌似陆地动物的“潮汐动物”、貌似陆地乡村的“潮汐农家”等等,鬼斧神工,惟妙惟肖。

潮汐动物

潮汐人家

第三奇,永不落幕。钱塘江外接杭州湾,远连太平洋,每一轮来到尖山入海口的潮汛,都是万里波涛,都是千里迢迢。尖山入海口江中沙洲上潮水创造的杰作——“潮汐树”,日画日新,生生不息。尖山入海口江中沙洲,不仅是钱塘江潮水作画的一块特殊“画板”,更是钱塘江向世界展示日不重样“潮汐树”魅力的一个永远不落幕的“展厅”。

尖山入海口新景“潮汐树”,是钱塘江继钱塘潮后的又一张新名片,它是浙江江河的奇特新景观,又是中国江河的奇特新景观,也是世界江河的奇特新景观。

尖山,值得期待!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