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这些叶子真的可以变成‘竹筐’吗?”“老师,可以帮我起个底吗?”近日,记者跟随草编传承人施惠林来到海宁市行知初级中学,为七、八年级的学生们开展了一节关于黄湾草编的“非遗小课堂”。 “我手上的这个手提包就是用其貌不扬的玉米叶‘变’的。”课堂上,施惠林组织学生进行草编技艺的学习活动,包括选料及成品制作,并亲手为学生们展示草编工艺品的制法:撕开约三分之一的玉米叶,将其绕成一个小圈,再利用竹铲把另一根玉米皮穿进小圈……重复几次,便起好了一个“竹筐”的底。 施惠林向学生们介绍,黄湾草编是民间广泛流行的一项传统技艺,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四年前,黄湾草编正式列入海宁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那时我十天时间就能编成一个米囤,能放约300斤大米,既易保存又不易霉变。”施惠林是土生土长的黄湾人,早在十几岁的孩童时期就开始跟随父亲、哥哥学习草编。据他介绍,早些年,农户家里都是用稻草编织米囤、婴儿立囤等用品。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编织袋的流行,草编用品才逐渐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 为了不让这项本地的传统技艺失传,退休后的施惠林发挥余热,重新钻研草编技艺,并将它带往全国各地。2016年,施惠林成立了“慧灵编织社”,将其作为传承黄湾草编的起点,通过常态化开展草编培训的形式推广黄湾草编项目,并不断向外拓展。次年,行知初中正式引入“慧灵草编”拓展课,以学生自主选择、每周一课的形式开展,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 课堂进行到体验环节,学生们的热情高涨,更是收获满满。苗玉夕是新海宁人,这是跟随施老师学习的第五节课,手中的草编作品已初具雏形,她表示:“编草编很有趣,可以让我在学习的紧张之余缓解心情。”另一边的钟家悦则是被姐姐推荐来上施老师的课,她总结道:“草编的秘诀是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 △苗玉夕 △钟家悦 至今,施惠林培训的学生已超过800人,他们的年龄大到90岁,小至9岁。针对不同年龄、职业的人群,施惠林组织多方位开展草编技艺相关活动,持续把黄湾草编技艺带给青少年、大学生、党员、老年人。 今年,施惠林被正式推选为嘉兴市第七批草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接下来,我还要把我们的作品做得更好,要做成精品,甚至是‘奢侈品’,通过这些手工作品将乡村旅游推广出去。”施惠林表示。 未来,黄湾镇也将继续积极响应海宁市深入开展“艺村艺品”创建工作的号召,大力推广草编等文创产品,助力像施惠林这样的非遗传承人扎根学校、村社,以“艺术乡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市传媒中心记者 | 俞安琦 吴劼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