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成功认定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2022年新认定的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共40家,嘉兴市4家,晶科能源便是其中一家。 记者了解到,重点研究院是技术创新中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补强产业链创新短板,促进产业链优化提升的省级企业研发机构。申报企业需要属于“互联网+”、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十五大战略领域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或当地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目前,晶科能源已经与浙江大学、嘉兴学院等高校成功对接形成产学研合作4项,涉及光伏发电以及太阳能电池等科研攻关方向。”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晶科能源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组成“产、学、研”强大攻关团队,强强联合,申报的“全背极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的导电浆料及高校结构研究”成功获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 

从2014年开始,晶科能源先后被认定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等荣誉。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我市相关部门坚持助力企业走科技赋能之路,指导帮助企业不断完善研发体系。 
近年来,市科技局通过“保姆式”的科技服务和梯度培育机制,不断为我市企业人才培育、核心技术攻关。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市科技局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推动者”和“辅导员”的作用,从科技奖项、人才认定、新产品开发、技术服务等方面均给予政策、资金上的支持。 在具体举措上,市科技局精准排摸企业相关情况,分类入库做好全程指导服务。特别是针对企业培育事项,建立“一对一”服务指导制度,对重点企业在各类申报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做好培训和实时指导,帮助企业解决研发平台提升、产学研合作、人才招引、项目资金申请等困难和需求,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级,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创新,技术是“硬核”。众所周知,在县级城市中,高端研发人才一直是困扰企业研发机构的短板。由此,不少企业和高校开展合作,将高校科研成果资源运用到企业实际生产中,解决技术攻关难题。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搭建平台,促成校企合作是当下各项工作的突破口,比如以“技转之家”省级试点应用为抓手,建立完善技术经纪服务体系,系统已上线试运行,场景内入驻海宁技术经纪机构15家,入驻技术经纪人121人,促成技术交易9项,交易金额516万。此外,校企单位通过“淘科技”平台成交产学研合作项目56项,成交金额4151万元。 “为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我们派驻科技特派员,选派14名高校院所技术专家入驻重点农业企业,由点及面向全市进行技术辐射。”负责人说道,下一步,海宁将持续开展全流程培育,确保研发活动有进展,引导企业研发机构提档升级,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全面赋能潮城经济发展。 市传媒中心记者|胡晓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