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辅助
索  引:001008004003085/2023-73579 发文机关:市消防救援大队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3-02-03 09:09
责任部门:消防救援大队 责任科室:消防救援大队
所属栏目:计划总结 访 问 量 :
进入老年模式
市消防救援大队2022年工作总结

一、今年工作重点

(一)领导挂帅助推消防安全。一是领衔破难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今年消防领域分管市领导领办天诚公寓消防设施瘫痪重难点问题,天诚公寓消防设施维修改造项目在今年5月完成招投标并进场施工,预计投入维修费用约100万元,对小区消火栓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疏散照明系统、防火门等进行全面维修。截至目前,已按要求整改完毕。二是带队督查检查情况。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每月定期采取“四不两直”形式暗访抽查企业消防安全情况,在春节、两会、五一、二十大等重要节点带队开展消防安全督导检查共计13次,进一步督促镇(街道)落实消防安全监管责任。三是召开研究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情况。提请市政府研究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会议10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专题听取消防工作汇报7次,调研指导消防工作3次。四是挂牌督办及相关执法情况。今年以来,消防领域共对15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区域)进行挂牌督办。其中,嘉兴市级重大火灾隐患单位2家,嘉兴市消安委重大隐患区域2处,海宁市政府挂牌重大火灾隐患单位1家,海宁市消安委挂牌重大隐患区域5处,海宁市消安委办挂牌重大火灾隐患单位5家,目前已整改完成13家。截至12月7日,大队共检查单位1976家,发现火灾隐患1714处,下发整改通知书1036份,行政处罚118起,罚款179.19万元,临时查封5起,责令“三停”20家。全市公安派出所共检查单位18761家,发现火灾隐患10914处,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7270份,一般行政处罚5起,罚款8050元,当场处罚189起,罚款9700元。

专项活动整治隐患风险。一是开展工业企业集中整治行动。4月,市消安委办分别发文并部署了《全市工业企业消防安全“大排查、除隐患、保平安”百日攻坚行动方案》《关于开展全市租赁工业企业消防安全整治提升行动的通知》《海宁市重点行业工业企业防范火灾爆炸事故专项整治方案》。依托各镇(街道)消防监督检查力量,全面摸清租赁厂房、厂中厂底数,建立“三张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分析研判各项隐患问题持续发动各部门和各镇(街道)开展新一轮工业企业“大排查、大曝光、大整治”工作。行动期间,各镇(街道)共排查738家企业,发现隐患2034处,整改隐患1930处,责令停产整顿3家,罚款6.9万元。二是开展生产经营租赁村(居)民自建房消防安全集中整治。为吸取各地自建房火灾事故教训,市政府迅速部署整治工作,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检查重点镇(街道)自建房消防安全情况,亲自研究自建房整治标准和电动自行车集中管理要求。选定海昌街道、海洲街道为自建房试点,并召开全市现场会。今年5月,海宁市以许村镇为试点开展出租房综合整治重塑行动,坚持“技防+物防”相结合路线,重点突出消防自动喷淋系统安装、电动自行车规范充电、逃生通道畅通等内容,并结合数字平台大力推进独立式烟感报警器及智能充电桩的安装,完善网格管理员、微型消防站等队伍建设。10月23日,大队主官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议上围绕6个重点整治项对畅通“生命通道”攻坚行动进一步部署,下发《全市畅通自建房“生命通道”消防安全攻坚行动方案》,固化治理成效。研究、细化《海宁市自建房集中连片区域长效管理“八个一”措施》,分门别类填充“八个一”措施具体实施标准,要求全市12个镇街分别申报确立2个村(社区)和1名联络员,作为先行示范点。印发自建房工作指导手册,直观展示整治标准。大队全体干部深入辖区,组织村(社区)书记、网格员、派出所民警等相关工作人员开展畅通生命通道“风暴行动”培训;派驻两名参谋脱产进驻许村、长安镇进行驻点式帮扶指导;抽调公安、应急、住建、综合执法等部门骨干同志成立攻坚行动工作专班下沉许村、长安,由驻点参谋任专班组长。攻坚行动期间,各镇(街道)共排查生产、经营、租住自建房27686幢,整改隐患16047处。三是开展高层建筑重大火灾风险专项整治。发动各镇(街道)、相关行业部门对高层商住混合体、高层住宅、超高层建筑、高层公共建筑、高层工业建筑26项共性和个性突出风险,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治行动,并要求上报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总体评估报告。共排查高层527幢,发现隐患1009处。四是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整治攻坚行动。持续推进“三大行动”、“五大行动”,针对沿街商铺“三合一”、新兴业态、“高低大化”等重点场所、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开展综合治理,落实“三合一”场所整治长效机制。完成我市15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大型商场和专业市场消防安全达标创建“回头看”。排摸剧本娱乐经营场所24家。根据《镇(街道)消防安全报表模型(试行)》要求,采取每月线上和线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镇(街道)火警指数、自主管理平台运用、隐患治理等方面进行通报和晾晒。

)基层治理提升监管能力。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适应消防执法改革,市两办下发《关于加强全市消防治理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9月28日,在海昌街道举行了全市镇(街道)消防所集中挂牌仪式,与各镇(街道)主要领导签订消防执法委托书。大队干部持续对消防所工作进行指导培训,督促落实消防所成立并有序开展日常工作。

)消防安全宣传深入人心。针对全市参与疫情防控的医务人员、工作人员开展消防安全常识和灭火逃生技能培训;在全市500余个疫苗接种点、核酸采样点、定点收治医院、隔离酒店等涉疫场所“提供1批消防资料、张贴1组消防海报、铺设1组宣传地贴”,累计发放消防安全宣传折页17000余份,张贴消防海报和地贴12400余份。3·15期间,结合时下热点开展“网红”消防产品实验直播活动,邀请省市级媒体前来参与;5·12期间,联合全市各大中小学、幼儿园开展防灾减灾周应急避险演练和消防技能培训;农历五月二十,在袁花镇举行“水龙会”出水演练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活动;6月,联合多部门在银泰城开展第二十一个“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11月,联合市教育局在西田城举行了2022年海宁市119消防宣传月启动仪式,各辖区同步开展消防宣传月系列活动。动员各镇(街道)开展全民消防学习云平台推广注册和上线学习,截至目前注册用户77461人。制定下发《海宁市社会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全市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职责任务,全面开展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活动,重点加大对进城务工人员、消防安全岗位人员及残障人士、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宣传教育覆盖,深入推进消防宣传“五进”工作试点建设,在各镇(街道)打造28个试点;开展以“三清三关”、畅通“生命通道”等为主题的消防安全“敲门行动”930余次,覆盖174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34800余份,进一步强化了群众消防安全意识。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火灾防控基础还比较薄弱。今年,全市火灾形势虽然总体平稳,但仍存在不少隐忧,火灾仍然高发,火警数居高不下。居民社区消防安全基础仍然薄弱,基层网格化管理仍未做实,派出所、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员的末端防控作用发挥明显不足,基层消防综合监管能力还比较薄弱,消防治理体系仍然不完善。今年各镇(街道)虽然已挂牌成立消防所,并实体化开展工作,但人员业务素质、工作机制完善、统筹协调、绩效考核等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和打磨,各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高风险场所隐忧问题不少。虽然开展了一系列消防安全大检查和消防安全隐患“回头看”整治攻坚行动,但一些单位场所特别是高层建筑、工业企业等高风险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水平还不够高,消防设施损坏率相对较高,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现实存在,基础相对薄弱,火灾防控压力依然大。自建房领域,面临体量大,结构复杂、隐患复杂、产业复杂等整治难点,部分村(社区)由于群众在整治过程中存在抵制情绪而产生“躺平”思想,资金不到位、整治范围广等因素也加大了整治难度。剧本杀、密室逃脱、长租公寓、储能电站等新型业态发展迅猛,相应的规范标准和管理要求还不完善,也存在管理真空现象。

(三)相关工作机制还需打磨优化。执法改革后,一些行业部门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不够主动,工作措施和执法手段比较单一、工作成效不明显,行业系统消防安全管理标杆性、示范性的单位场所不多,消防部门“主推手”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

四、下一步计划

(一)夯实街道火灾防控基础。要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乘势而上、担当作为,紧密结合各类专项整治行动,盯紧看牢重大风险点、重大危险源,始终保持隐患整治的高压态势,全力消除隐患问题。要进一步夯实消安委办实体化运行,拧紧督查、警示、约谈、通报机制,推动并完善委托基层消防执法工作机制,加快消防管理“最后一公里”建设。

(二)持续加强火灾隐患治理。紧紧围绕近期消防安全重点专项整治行动,重点紧盯室内密闭场所、生产经营租住村(居)民自建房、工业企业、电动自行车等重要场所、重点领域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实时更新各类底数清单,掌握消防安全状况,逐一建立“风险、时限、责任”清单并存档备查,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杜绝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继续深化高层建筑、合用场所、公众聚集场所、打通“生命通道”、智慧消防等专项整治,对前期查到的隐患进行“回头看”,确保隐患切实整改完成。严格按照重点镇街治理标准,强化“微网格”治理,提升整治精准度,落实消防责任,完善消防组织,规范日常工作运行,加大消防安全监管。

(三)深化全民消防宣传教育。推动各镇(街道)广泛发动基层网格力量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培训,重点针对生产经营租住村(居)民自建房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室内规范用火、用油、用电、用气等内容,发出消防安全提示。充分利用各镇(街道)已建成的消防教育馆,开展体验式消防宣传,组织重点人群参观体验。利用重点单位、大型商市场、小区内等电子屏进行消防短片、消防提示的循环播放。利用消防宣传“五进”活动和“敲门入户”行动,走进学校、企业、居住出租房、沿街店铺等场所,有针对性的开展消防知识普及工作。发动基层力量,结合日常排查和专项治理工作通过现场培训、短信提醒、电话通知等方式提高自主管理注册率、蓝码培训率和活跃度,要求掌握消防安全常识、岗位消防安全要求、火灾防范和处置逃生知识。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版权保护 | 隐私安全 |
主办单位: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浙ICP备14012341号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建议IE7.0 1024*768分辨率以上浏览本网站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