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宵节来临之际,我市各社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元宵节文化活动,通过民俗文化、便民服务、暖心走访等多种形式为困难群体和广大市民带去节日的问候。
海宁市义工协会在南关厢历史文化古街开展打年糕、包汤圆、送春联等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朋友驻足围观和品尝。并联合百合社区在社区广场举办了“闹元宵”公益活动,给居民们朋友带来了一场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海宁爱心联盟开展“温馨家园暖人心 欢乐元宵迎兔年”元宵节主题活动。此次活动设置了猜灯谜、互动游戏环节,除此之外还设置了便民服务、各类宣传摊点为前来参与的居民提供服务,活动现场热闹非凡。
黄湾镇社会工作站走进逸昕物流、金牛商业街,以元宵潮趣游园会的形式,通过一系列传统民俗文化体验及趣味互动环节,共享“元宵佳节”喜乐,传递“益湾心家”温情,有效促进企业元气复工,增强新居民融入与归属感。
海宁市和乐家庭社工事务所组织9户家庭开展“欢乐度元宵”圆梦助学活动。社工和家长孩子们一起唠家常,分享新一年的趣事;一起做花灯,欢声笑语中感受传统文化;一起吃汤圆,暖心暖胃共度元宵佳节。
海宁市福翼社工师事务所联合马桥街道残联在马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三楼开展“喜迎元宵 共舞未来”活动,共有马桥街道残疾人专管员及‘悦’之星文体队伍成员共20人参加。 硖石街道社会工作站联合赞山社区居委会开展元宵节主题活动,除了传统的“猜灯谜”,另设有“桌上冰壶”、“水桶乒乓”、“幸福套圈”、“丢沙包”、“幸运投壶”等趣味游戏,活动现场欢笑声此起彼伏,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 海洲街道社会工作站开展“万家灯火,共赴团圆”元宵节庆祝活动,通过“猜灯谜”、“套圈”、“煮元宵”等一系列环节,让居民们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的喜庆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海宁市绿丝带心理社工服务中心携手医务人员,在海宁四院心身障碍科与患者们一起开展兔年元宵灯彩DIY元宵节专题活动,为服务对象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海宁联心社会工作事务所联合海昌街道各村社区,送美食、送服务下乡,并结合爱心公益岗,与隆兴社区一起举办了“猜灯谜,包汤圆,品汤圆”活动。
丁桥镇社会工作站在诸桥村开展了“玉兔报新春,欢乐闹元宵”老年人元宵特别活动。现场设置了手指操、小游戏、花灯DIY、吃汤圆、话汤圆等环节,通过活动,挖掘了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社工将为他们提供更专业、更精准的服务。 斜桥镇社会工作站开展了“童梦同行”支持型小组活动,带领残疾儿童现场体验元宵制作过程,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假期,并有效增强儿童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
袁花镇社会工作站以“元宵同乐汇 喜乐共团圆”为主题开启系列活动,为辖区内孤寡老人、青少年、三峡移民家庭等提供形式多样的暖心陪伴,传递健康生活、文化传承、邻里互助等理念。
周王庙社会工作站开展退役军人元宵节特别活动,亲自动手裹汤圆,谈笑风生话家常;社区骨干齐聚一堂,你来我往做彩灯灯笼;小朋友们嘻嘻欢笑,铆足劲进行灯谜赛。 海宁市蒲公英社会工作事务所为了让计生特殊家庭过上一个温暖、祥和的元宵节,积极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细心询问他们的健康和生活情况,为失独家庭送去慰问物品。 海宁市五朵金花民族社工室邀请了在海宁的少数民族家庭参加“喜乐元宵.民族同乐”的社区活动。为少数民族家庭搭建了交流融入平台,促进了他们与本地社区居民的互动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海宁这个第二故乡的温暖和社会的关怀,消除了他们在异乡的不适感,增强了社会支持系统。 许村镇社会工作站组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开展了“闹元宵,送温暖”志愿服务、为老人送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让老人们感受到节日的温暖,进一步加强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对老人的关爱意识。
盐官镇社会工作站在盐官社区为辖区内残疾人开展“火树银花合,新春闹元宵”主题,进一步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宣扬志愿精神,传递温暖与关爱。 海昌街道社会工作站开展“喜迎元宵庆兔·失独家庭闹元宵”社区活动。让服务对象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节日氛围和大家庭的温暖,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提升了失独家庭的成就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马桥街道社会工作站以入户走访的形式,为辖区内困境儿童、困境家庭、困境老人、困难退役军人等群体送上节日的关怀;同时,社工联动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社区活动,促进社区居民融入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