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畅聊“潮”事段子频出 朱广权相约“潮”人探访潮露营生活季

发布时间:2023-05-01 10:28 信息来源:海宁市 浏览次数: 字体:[ ]

4月28日,随着2023第二届长三角(海宁)潮露营生活季盛大启幕,央视新闻《“青”爱的城 打卡潮生活》系列融媒体活动栏目首站也同步在海宁开启。

相信大家已经知道,前两天,既能一本正经说新闻,又能押韵玩梗金句频出的“央视段子手”朱广权已经抵达海宁,并且他还“特种兵式”打卡了海宁不少好玩、好吃的地方。

28日晚,在本届潮露营生活季的鹃湖主会场,朱广权继续央视新闻“‘青’爱的城 打卡潮生活”主题活动的体验之旅。现场,他与多位“潮”人,聊“潮”事、看“潮”玩,通过央视新闻全网同步直播的形式,探访底蕴深厚、活力满满的潮城海宁。

“潮”人加入探“潮范儿”

这些露营技巧你学到了吗?

傍晚5点,朱广权走进潮趣品牌营区,这里聚集了30多个国内外知名户外品牌。他的身旁还有一名“潮”人——李坤,他既是经编企业从业者,也是一名资深露营人士。两人边逛边聊,现场体验各种经编制成的露营产品,交流露营技巧。

“经编的帐篷相比普通的,更加轻便,而且也便于携带。”李坤向朱广权介绍,经编是一种编织的技艺,除了露营装备外,像冲浪板、棒球棒、服装等产品中都有经编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央视新闻的主题活动围绕着“青年”与“潮生活”展开,如今这个“潮”字广受青年的喜爱,它非常形象地体现出了青年人逐梦当下,活力四射的精气神。每个人都对“潮”有不同的定义,李坤也分享了自己对“潮”的理解。

“我觉得‘创潮’两个字可以代表海宁,因为对于经编企业来说海宁有着良好的孕育环境,这里的经编机数量占到了全球的10%,说明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创新创业的氛围很浓厚。”

期间,李坤还带着朱广权认识了另一位“潮”人——中国登山协会户外指导员张海杰,他也是一位露营装备收纳达人。现场,张海杰展示了自己的收纳技巧,在不到2分钟时间内,将20多件装备装入了登山包内。他介绍,在收纳露营装备时,要从轻到重,先收拾不常用的物品,再收拾常用的,这样一来既能让空间利用最大化,也方便拿取。

“围炉煮茶”聊“潮”事

朱广权段子频出

逛完了潮趣品牌营区,紧接着,朱广权又来到了潮野体验区。说到潮,就不得不提钱塘潮,从明朝开始,海宁就是闻名天下的观潮胜地,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在这里,他又迎来了一位新“潮”人——有着13年拍潮经验的拍潮客沈益亮。

他提到自己在追潮拍潮的过程中,总会被钱塘潮恢宏的气势所震撼。“我觉得潮水里包含了中国青年人那种无惧拼搏,奋勇争先的劲头。”“海潮”“弄潮”就是他对“潮”的理解。

现场,沈益亮还展示起了这些年“与潮共舞”的高光时刻,并提醒五一小长假想来看潮的游客:“首先是要注意安全,潮水迅猛,冲击力强,一定要在安全的范围内观潮;还有就是不同地点,每天潮水来的时间不同,大家要提前关注。”

听完他的介绍,朱广权的段子张口就来,“昂起头来上层楼,艰难险阻不用愁,要说何所谓真勇,要看海宁大潮头。”

其实,在海宁除了钱塘潮以外,还有不少好吃、好玩、好逛的景点,南关厢历史街区就是其中之一。那里不仅有许多传统美食,还有不少非遗技艺,是青年体验海宁“潮”生活的必打卡地。朱广权现场连线正在南关厢的记者王婷,让她带着屏幕前的网友一起去逛逛。

夜晚的南关厢流光溢彩,游人如织,透着浓浓的烟火气。这里也体现了海宁潮生活的另一个“潮”——人潮。一路上,王婷探访了硖石灯彩、皮影等非遗项目,品尝了绿豆糕、海宁大麻饼等舌尖上的“潮”味道,还邂逅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萤灯会。

看完了王婷的逛吃之行,直播镜头再次对准朱广权,这时他已经来到了一个大帐篷,成为了一名“篷主”,邀请两位文化教育界的“潮”人——海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秘书长李力、浙江大学国际校区博士生导师刘坚,一起“围炉煮茶”畅聊海宁文化名人以及青年与潮城共同奔赴的故事。

李力用“国潮”两字来定义“潮”,她认为海宁作为新月派诗人徐志摩、作家金庸、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等文化名人的故乡,“国潮”已经成为了一种新风尚。

这时,朱广权的段子再次脱口而出,他引用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来介绍海宁的文化名人。“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飞雪连天射白鹿,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揉碎在浮藻间,笑书神侠倚碧鸳;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而刘坚则用“新潮”代表自己对潮的定义,作为一个新海宁人,他认为这里对很多青年人来说是一座很有青春活力和吸引力的城市。“海宁与浙大合作创新的‘在地国际化’模式,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

夜幕降临,朱广权在海宁的“‘青’爱的城 打卡潮生活”主题活动的体验之旅也暂告一段落。他表示,在潮城,自己对“潮”字有了更多的理解。“我感觉‘潮’是一种生活态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理解的‘潮’生活,每个城市也都有跃动的‘潮’脉搏。”


记者丨杨馨蕾 居秋渊 

部分摄影丨杨立超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