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海宁景区有一座特别的小屋!游客直呼:感觉发现了“宝藏”!

发布时间:2023-05-13 07:48 信息来源:海宁市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日,黄湾镇大尖山景区内,一座独特的小屋吸引了往来游客的注意:时尚潮流的帽子,工艺精美的抱枕,独具匠心的茶盏……屋内蓝印花布文创产品大放异彩。小屋通过设置现场参观、互动体验的形式,让游客深度了解非遗背后的故事,“零距离”体验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蓝印花布是一种黄湾传统的印染工艺品,又称靛蓝花布,作为江南民间的一个文化符号,素雅高洁如兰花,清冷婉约如宋词,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

步入小屋,现代化的场地与传统味的文化完美交融,温馨的氛围让人感到惬意,游客们饶有兴致地欣赏着各色蓝印花布产品,时不时端起仔细观摩,体验传统文化的现代之美。

“很过瘾,以前只听过蓝印花布的名字,没有见过实物,今天初次见有被惊艳到,感觉发现了‘宝藏’。”来自云南的郭女士说,想不到景区内还有非遗展览,真是大饱眼福。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当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时,既为景区增添了新鲜活力,也实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可以促进非遗当代价值的实现,所以这次我们利用景区内原有建筑作为场馆,因地制宜建立外观与景区整体风格一致、文化内涵相吻合的非遗展示馆。”镇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参观过程中记者注意到,除了传统的蓝印花布,最受游客追捧的还是帽子、手提袋等文创产品。

事实上,在文化旅游背景下,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尤其是旅游产业和文创产业的基础和前提,积极开发手工艺类非遗文创产品,符合行业发展需求,对推动旅游行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我们鼓励有关主体和个人开发黄湾特色旅游纪念品和文创产品,让传统非遗项目有自己的造血功能。未来计划在景区、潮缘书城内增设旅游纪念品店等场所,同时借助线上线下平台开展‘非遗购物节’、直播带货等活动,让古老工艺焕发出新的生机。”镇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黄湾镇一直加大非遗宣传,用好蓝印花布这张文化名片,通过非遗进景区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为旅游发展提供新引擎新动力,有效提升景区的文化内涵。下一步,黄湾将精心组织,在做好蓝印花布保护传承各项工作的同时,继续推动与旅游的不断融合发展,让“非遗”在旅游中得到更好的展示机会,也让非遗项目进一步提升黄湾旅游的文化含量。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