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调结构,推动新技术开展。根据DRG病例诊疗综合组合指数值情况,做好DRG病组RW权重分段式分析,优化病种结构。通过分析病种结构权重,重视疑难诊疗能力的提高,激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升医疗技术水平。2022年,31项新技术新项目通过验收,2023年申报新技术新项目51项。 二是定目标,推动责任制落实。充分结合浙江省医院质量(DRG)绩效考核与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指标内容,修订出台“中层干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细则”,强调个性化考核,对重点考核指标通过分值倾斜的方式着重强化。召开专题工作部署会,院党委书记与61位中层干部签订责任状,进一步传导压实责任。 三是抓落实,推动持续性改进。加强医疗核心制度培训学习,督查制度落实情况,持续建立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严格落实病历管理制度,重视临床病案书写,提升编码员能力。质量管理部门综合建立科室持续质量改进手册,涵盖计划目标、质量指标、不良事件、科室自查等内容,通过职能部门定期督查、分析和反馈持续改进落实。今年以来,共推进开展持续质量改进项目69项。 四是促提升,推动多学科发展。医院在组建ICU医疗队伍的基础上,派出内、外科业务骨干外出进修,招聘一名高级职称急重症专家,着力强化重症医学科建设,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设立多学科联合门诊,通过MDT诊疗模式,提高疑难疾病的诊断与救治能力,2022年疑难病例治疗能力(RW≥2)2.04%,同比提升0.34%。利用上级合作资源,提升临床专科能力及医疗技术服务水平,“肠镜治疗性操作” 列2022年浙江省二级医院绩效考核病种顺位第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