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夏天,当天通党委副书记高学工带领团队第一次到达距离青田县城65公里的吴畲村的时候,这里还是一个典型的“三无”村庄——“无人、无地、无产业”。村民被迫外出务工维持生计,丰富的红色资源缺乏利用,村集体经济更是没有收入。 摆在天通人面前的是两个选择:一个是捐一笔钱,团队可以抬脚就走,且以后也不用再来;另一个是与当地真正结对,甚至共同成立旅游公司,把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发掘好、利用好,但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精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我们董事长帮扶乡村的理念。”高校工说,从2018年7月与吴畲村签署村企结对协议,到次年6月联合成立青田吴畲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天通实实在在地踏上了对吴畲村的帮扶之路。 结对至今,天通投资建设了红军精神大讲堂、红军书屋、红色记忆展览馆、儿时的记忆馆、旅游接待中心等10多个场馆,通过改善当地红色文化宣传设施建设、促进红色文化宣传、开拓当地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加强对旅游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等方式,助力该村实现旅游收入超300万元,农家乐民宿收入超150万元。 “天通38年来的发展受惠于党和国家创造的好时代,如今更有理由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为促进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的时代需求贡献一份力量。”潘建清说,身为浙商的一分子,共同富裕不是一句口号,更需要身体力行。 今年11月,天通再次与磐安县仁川镇签订“万企兴万村”山茶油帮扶项目协议。签约会上,潘建清表示,天通在合作帮扶项目上利用企业自身优势会更加精准有效开展结对帮扶,切实帮助仁川镇村民实现增产增收,助力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 在天通公司,这样的暖心善举还有很多。2018年,出资150万元冠名“天通公司两富同行送温暖慈善基金”,用于春节期间慰问困难群众;2019—2021年,与群益村签订“共富同行·村企共建”项目,投入138万元用于该村的村道设施、美丽庭院提升;今年初,天通及其大股东一次性捐款200万元助力海宁经济社会发展…… 每一个时代都有企业家的责任。当前,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天通将继续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