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的夏天热浪滚滚让人直呼热到融化,飙升的气温也催热了“夏日经济”,每到夜晚,一群披着月光的外卖骑手走街串巷,拼凑起了一幅烟火人间。 据不完全统计,在海宁,以饿了么、美团外卖为代表,每晚10点以后奔波在大街小巷的骑手有数百名,39岁的赵刚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他在海宁跑外卖的第3个年头,为饥肠辘辘的人们送去“人间烟火”。 晚上7点,洛隆路上的各家餐饮店人声鼎沸,座无虚席,浓浓烟火气中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大潮拍客 蒋启凡/摄 见到赵刚时,他正准备晚班配送,戴上头盔,袖套,架好手机,骑上电动自行车,风风火火地朝着双龙路疾驰。今晚的第一单是脆皮鸡饭。19点20分,脆皮鸡饭的工作人员忙活起来了,把刚出炉的美食打好包,等待赵刚来取餐。5分钟后,赵刚取上餐,放进保温箱,跨上车,奔向这一单的目的地。“您的外卖,祝您用餐愉快!”“谢谢!”……不到20分钟,外卖就送到了顾客手中。 
接单、取餐、装箱、配送,一个晚上,赵刚不断重复着这套动作,工作节奏非常紧凑。赵刚说,这个月起他平均一晚能跑40单左右,最多时候,一趟能同时配送10单外卖,月收入能破万。 “夜里10点到凌晨1点左右都是点单高峰,也是我最忙的时候。”点单高峰时,他通常只能在取餐间隙喝口水,“要想配送量高,就得分秒必争,尤其是把握夜宵时段。有时候如果时间紧张的话,我一分钟能爬6楼。”看到逐渐累计的单量和成倍增长的收入,赵刚觉得特别幸福。“我的团队里有不少优秀的外卖小哥,一天能跑上百单,收入可以有六七百元呢。” 
根据赵刚的观察,在海宁的夜宵外卖排名中,排在首位的是麻辣烫、烧烤,其次是快餐简餐,排在第三位的是炸鸡、炸串。就他负责的区域,哪家出餐快,哪家生意好,赵刚早已熟门熟路。 每到夜晚,洛隆路附近的小吃街,顾客们在店内吃着夜宵,有说有笑,小店门口也十分热闹,不时有外卖小哥来取餐。赵刚表示,前几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外卖订单量有所下降。但是今年夏天,夜间订单量飙升,尤其是周五、周六、周日,这个夏天,相比去年同期,外卖订餐量增加了40%。 订单数量激增的背后,靠的是外卖小哥们的“准时送达”。晚上11点钟,在闪烁的霓虹灯下,没有了白天步伐匆匆的上班族,马路上的车流开始变少,但赵刚忙碌的身影依旧穿梭在海宁的大街小巷。 
在跑外卖过程中,收获满满感动 赵刚是河南驻马店人,2021年从老家来到海宁,他有着河南人特有的热情和爽朗。刚一见面,赵刚就打开了话匣子。赵刚坦言,在做外卖前,他在企业做过工人,也承包过工程,用他自己的话说,那种生活太乏味。2016年,还在河南的赵刚看到美团车上的广告,顺势加入了外卖骑手行业,渐渐地,他觉得送外卖时间自由,工资也很稳定,便一直做了下去。很多人都在说,跑外卖太辛苦了,干起来不容易。赵刚却乐观地认为:“哪一行不苦呢?干什么都辛苦。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行都要人去干。” 
2021年,由于业务需要,赵刚被调到海宁,主要负责跑单的片区是洛隆路。 两年多时间,在送餐过程中,赵刚收获到很多食客给他带来的感动。“很多时候派了一个单子,当东西送到之后,顾客特地拿了一瓶水给我,跟我说辛苦了。”虽然一瓶水价格并不高,但是给赵刚心里带来的感动却久久忘不掉。他还记得去年夏天,正在忙碌的他接到了顾客点的一份订单,“是几杯奶茶。”原本以为这只是一笔普通的订单,但当赵刚看到订单下的备注时,顿时心头一暖,“留言说这些奶茶是送给我们喝的,还表达了对我们外卖小哥的感谢。” 
赵刚说,在海宁的这些年,他感受到了这里的包容、热情、淳朴,骑着电动车在街道穿行时,他的心里突然多了一份使命感。“虽然很辛苦,但我们能为夜经济作出一份贡献,感觉值得。”赵刚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