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亚运会的脚步日益临近,这段时间在马桥街道一群热衷于海宁传统非遗的“手艺人”在一块块色彩斑斓的经编布上动起了手脚,创作出了众多亚运主题的经编布贴画作品,让传统非遗与精彩亚运来了一次亲密碰撞。 
8月16日晚上,一堂以“亚运”为主题的经编布贴画创艺课程在马桥街道成校进行。“我们要抓取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琮琮、莲莲、宸宸的灵动性,再配以杭州的山水意境!”走进教室,讲台上来自杨梅红艺校的工艺美术专业教师张烨讲解创作的要领,台下不少学员根据老师的指导埋头在自己的作品上点缀修补。记者注意到,其中大多数作品都已经初具造型。 
学员姚春琴已经是第三年参加经编布贴画创艺课程了,记者注意到她时,她正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她向记者介绍,这次亚运主题的经编布贴画,她花了三天的时间,运用粘、剪、包、贴、镂空等各类手法,将亚运吉祥物“莲莲”,生动地展现在经编纺布上,此外还添加了白鹭的形象。 “白鹭就蕴含着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加上几朵祥云图案,总体来说就是比较吉祥的意思吧。”姚春琴说。此外,记者还发现了作品中篮球的踪影,姚春琴解释,篮球象征了亚运会的运动与活力,也就是为我们杭州亚运会加油喝彩。” 
张烨告诉记者,当天在座的学员大多数都是今年3月刚刚接触到经编布贴画这项非遗的,在此之前几乎是零基础。说起这几个月下来学员们的手艺变化,她笑言,那可以说是天翻地覆。 “刚来上课的时候,很多学员只会简单的模仿,对如何去装饰构图都比较迷茫,呈现出的作品也都千篇一律。现在学员们都有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也愿意尝试多种材料,配色也高级起来了!” 
谈及如何想到将亚运主题与传统非遗来了一次生动结合,张烨表示:“还有不到两个月,杭州亚运会这场体育盛会就要来到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通过经编布贴画这样的形式创作亚运吉祥物形象,再去结合能够展现杭州韵味的各类元素,就是想让我们身边的亚运氛围进一步浓厚起来。” 
现场,张烨也向记者展示了多幅学员们已经创作完成的亚运精彩作品,记者发现这些作品中不乏有亚运火炬、吉祥物、比赛项目等亚运元素以及三潭印月、雷峰塔、杭州Logo、西湖荷花等杭州标志性的景观。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作品上都安装了隐形灯带,在光亮处不影响作品本身的美观,到了黑夜里又能够闪闪发亮,别有一番风味。 

据了解,经编布贴画是在传统布贴画基础上推陈出新的一种民间艺术,充分利用了马桥街道生产经编新材料多余的边角料资源,结合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于一体,融合古老与时尚,兼具通俗与高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目前已被列为海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前期不少学员的作品已经被开发成了文创产品,参与了义卖活动,接下来这项珍贵的非遗还将在马桥街道非遗馆内进行收藏和展示,届时也欢迎感兴趣市民朋友前去参观!”马桥街道成校校长张辉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