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浙师大、杭师大都来“落户”!许村镇为什么如此有魅力

发布时间:2023-08-05 14:36 信息来源:海宁市 浏览次数: 字体:[ ]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海宁市第五中学教育集团、杭州师范大学附属海宁市许村中学……校地合作,强强联动。近日,许村这座融杭桥头堡,区域内的教育资源迎来了一次重大“升级”,按下了全镇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快进键”。

据悉,这次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海宁市第五中学教育集团项目和杭州师范大学附属海宁市许村中学项目的成功签约,也使许村镇成为了目前嘉兴全市范围内,同时引进浙师大和杭师大两所省内师范名校的唯一乡镇。

“两所学校合作办学项目是促进许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件大事,许村目前所有初中都与全省最好的师范高校实现了‘牵手’,这在许村教育发展史上意义重大。”许村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引进省内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有助于提升许村镇整体教育水平,也为助力许村镇打造高质量融杭发展先行区,培养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海宁五中:牵手浙师大合作谋双赢

近年来,优质教育资源的跨界合作、互联互通成为一种新的趋势。7月26日,浙江师范大学与海宁市第五中学教育集团签约合作,成立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海宁市第五中学教育集团。在“浙江中考改革”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合作办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今后将建立一个‘特级教师工作室’,以专家咨询、名师帮带和课堂指导等形式,组织专家教师到校进班,开展教育教学诊断、研究和指导工作。”海宁五中校长杨文达表示,通过与浙师大的合作,学校办学水平将得到全面提高。

海宁市第五中学地处融杭第一线,前身为海宁市许村镇许巷初级中学,2016年整体搬迁至许村新城,更名为海宁市第五中学。2018年,原海宁市许村镇沈士初级中学并入海宁五中。一直以来,海宁五中秉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先后获得浙江省示范初中、浙江省标准化学校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校在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还不断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三秀”双语布艺社团、“轻舞飞扬”舞蹈社团、“鸿运”舞狮社团……多个社团被评为海宁市优秀社团;学校篮球、书法、舞蹈也被评为海宁市“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美育特色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海宁市第五中学教育集团的重要一部分,龙渡初中校区如今也已建成,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位置就坐落于优美的龙渡湖畔。新校区将于今年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办学规模为 36 个教学班。

据悉,新校区分为教学、运动和生活三个功能区块,其中36个普通教室全部配备一体化教学设备,另外还有最先进的微格教室、报告厅、图书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语音教室,还设有劳技、美术、音乐多功能教室等,配套设施齐全,教育教学功能先进。

杨文达介绍,今年9月,龙渡初中校区将正式启用,首次招生8个班,第五中学教育集团将选调优秀教师,组成优秀的管理团队和师资团队到龙渡校区任教。启用龙渡初中校区后,集团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质量也将进一步提升。

“与浙师大合作办学以及集团化办学都是刚刚起步的第一年,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杨文达说道,希望借鉴优质教育资源成功的经验,一步一个脚印,力争培养出更多的“文化+才艺”全面发展人才,办好许村人民满意的教育。

许村中学:牵手杭师大开启新征程

在许村镇,除了海宁五中,还有一所历史悠久的老牌中学——海宁市许村中学。

许村中学创办于1958年,目前共有教学班24个,学生1049人,在职在编教师84人,海宁市级名优教师28人。学校以“脚踏实地、志存高远”为校训,秉承“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历久弥新。

虽然是一所乡镇初中,但许村中学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科学素养。今年五月,在2023浙江省学生信息素养活动实体机器人嘉兴市选拔赛上,许村中学机器人社团杨鑫乐、王筱颖代表海宁出赛,他们在十多支参赛队伍中,以遥遥领先的分数夺得赛事第一名,还获得了出征省赛的资格。

如今,许村中学的机器人社团在社会层面已经具有较大影响力,不仅被评为海宁市中小学优秀学生社团,旗下的创客空间团队、九宫智造团队屡获全国二等奖,在省市层面多次获一等奖,社团《“迷宫穿行——光电循迹小车”项目成果报告》也被入选为浙江省中小学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成果。

近70年发展过程中,许村中学的扩容空间越来越小,但学校全力推进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为了让学校教育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学校积极向外借智,寻找优质的合作办学方法。

“市教育局、许村镇党委政府对学校非常关心支持,一方面加快推进许村中学异地新建项目,另一方面注重区域内两所初中优质教育资源均衡,主动帮助我们学校跟杭师大对接,让我们学校搭载省内优质教育资源,驶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许村中学校长郭大华说道。

就在昨日,杭州师范大学、海宁市教育局和许村镇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共同打造“杭州师范大学附属海宁市许村中学”,开启许村中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根据协议,三方将成立理事会,作为合作办学的协调、监督、决策机构,负责管理教育合作项目。合作办学项目还成立了“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借助杭师大的品牌、教育资源优势和专家团队力量,把许村中学办成“办学理念先进、师资队伍强劲、教育质量优良、学科特色鲜明”的人民满意学校。

“浙江中考改革对我们来说是一项新的挑战,接下来,学校将借助与杭师大合作办学的契机,从学科教学入手,促进教师理念更新,给学生开设更多的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相信许村中学会把握机遇,成为师生健康成长的乐园。”郭大华说道。

许村镇:持续加大投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学楼宇从旧到新,运动场换上全新塑胶跑道,各类功能室配备日臻完善……走进许村镇各所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其变化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作为融杭桥头堡,教育必须是一面拿得出手的旗帜。截至目前,许村镇有各类学校28所。该怎样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学校”?许村镇的答案是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布局,创新合作。

“幼儿园‘明眸亮睛’项目是许村镇今年的政府民生实事工程,对全镇11所公办幼儿园活动教室进行LED护眼灯标准化改造,将进一步改善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环境。”许村镇中心幼儿园园长莫晓燕说道,该项目计划投资120万元,今年暑假前就能全部完工。

学前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步,近年来,许村镇学前教育条件不断改善,普及普惠率不断提升,先后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所,许村新城范围内3所幼儿园也将于明后年先后投入使用,“入园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除此之外,今年,沈士中心小学改扩建项目、海宁市第五中学(龙渡校区)都将建成投入使用,许村中学的易地新建项目也将重点加快落实,全镇教育布局与人民群众就学需求更加匹配。

“我们主动引进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两所名校入驻,推进镇区两所初中开展合作办学,体现的是属地党委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目的是让许村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学资源。”许村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许村镇全镇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质量显著提升。

高质量发展时尚产业,人才是关键。许村还有一所特殊的“大学”——杭海龙渡湖国际时尚产业学院。早在两年前,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许村镇人民政府、海宁市家纺协会四方合作创办,设置了与许村时尚产业人才培养关联度最高的电子商务和家纺设计两大专业,努力破解许村人才培养短板,建好许村产业人才“蓄水池”。

“产业学院以许村镇、长安镇区域招生为主,首届招收90人,开设许村企业急需专业及课程。”许村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时尚产业学院将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助推许村家纺产业科技创新和传统家纺时尚转型升级。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下一步,许村镇将在市教育局的正确指导下,持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快改扩建、异地新建学校项目的建设进度,进一步巩固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校企合作,加强产教融合,努力办好让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

市传媒中心记者丨虞思元 顾雨晨 陆霆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