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是海宁人早餐餐桌上的常客 可你有没有好奇过 为什么甜豆浆是流动的液体 咸豆浆里面却掺杂着浓稠的豆花呢 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差异? 这些问题听起来是不是非常高大上 让人费解 海宁市南苑中学有一位 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的中学生 对此做了科学探究实验 不仅解开了其中奥秘 还因此荣获嘉兴市市长奖 
大潮君了解到 全嘉兴仅8名学生荣获本届市长奖 八(11)班的沈姝含 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是海宁唯一 
1月上旬,嘉兴市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颁奖仪式在嘉兴科技馆举行。“心情非常激动、喜悦,拿到这个奖激发了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我带着问题观察生活的习惯,从中发现更多有关科学的问题。”活泼开朗的沈姝含笑着说道。 

探究豆浆起豆花的奥秘实验来源于沈姝含对生活的观察,也是她这次荣获嘉兴市市长奖的敲门砖。2022年暑假,沈姝含对咸豆浆起豆花产生疑惑,早餐店老板说是“醋起豆花”,爸爸却坚持“酱油起豆花”。通过调查问卷,沈姝含发现,超过半数的人“支持”酱油,仅28%的人“支持”醋,事实是否真的是这样呢?沈姝含决定用实验辨明真假。 第一个实验是最基本的实验,沈姝含采用控制变量法,在豆浆中分别加入醋和酱油,“我发现酱油是起不了豆花的,而醋可以起豆花。”实验证明,原来醋才是让豆浆起豆花的“头号功臣”。 
然而沈姝含的科学探究还没有结束,为什么醋能使豆浆起豆花而酱油不行?电解质溶液是否是蛋白质凝聚的起因?沈姝含接连做了第二、第三个实验。让她感到困惑的是,食盐水是强电解质溶液,但它不能让豆浆产生沉淀,此前的猜想是否是错误的?“所以我又上网查询了,发现食盐水的PH值等于7,我又猜想,添加物质的PH值是不是决定了豆浆能否起豆花。” 沈姝含选取了十多种酸碱度不同的物质,PH值从小到大依次是柠檬汁、食醋、苹果汁、橘子汁、酱油等,加入豆浆再次实验。这下,沈姝含终于解开了豆浆起豆花的奥秘。“豆浆起豆花既不是因为加了酱油,也不是因为老板的手艺,而是PH值小于7的酸性物质引起的。”沈姝含明白了,这些酸性物质加入豆浆后,由于蛋白质是两性物质,其溶液PH值存在着等电点,酸性破坏了其等电点,当PH值小于其等电点时,就产生了沉淀。“而且PH值越小,沉淀的速度越快。” 前前后后花了一个暑假的时间查阅资料、分步实验、得出结论,而后又将整个过程撰写成册,最终,沈姝含创作的《PH值——豆浆起豆花的奥秘》在第36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中获一等奖。 以此为敲门砖,沈姝含获得此次嘉兴市市长奖答辩机会,综合考查选手科学素养后,沈姝含脱颖而出,成为8个获奖者之一,也是海宁唯一。 

沈姝含自小就是一个“好奇宝宝”,小脑袋里装着“十万个为什么”。到了小学二三年级,在妈妈的启蒙下,沈姝含开始动手做一些科学探究小实验。 
像《PH值——豆浆起豆花的奥秘》一样,沈姝含的许多实验都来源于生活。小学一年级教室在一楼,自来水冲得比较快,到了六年级教室搬到了四楼,自来水就变慢了,这是为什么呢?沈姝含探究起“水压的奥秘”。 “当时拿了一个矿泉水瓶子,在上面沿垂直方向戳了几个等距离的孔,在里面装上用色素染过的紫色的水,发现最下面一个孔喷射距离最远,往上依次越来越近,最上面那个孔是沿着瓶壁往下流的。”沈姝含的科学演讲《水压的奥秘》被选送至浙江“科学玩家”青少年科学才能挑战赛。 
沈姝含还曾获评嘉兴科技之星,科学实验在校级、海宁市级、嘉兴市级、省级比赛中获奖众多。 “我觉得科学非常奇妙,全身心投入实验的时候非常快乐。”八年级的沈姝含对自己的期望是,继续带着问题观察生活,做一个爱科学、爱科技创新、好动手实践的科技爱好者。 此外,沈姝含在班里担任班长一职,在班主任李玉珠眼里,她是一个热情开朗的女孩,做事情积极主动,只要交待给她的事情,一定会办得妥妥当当。学习之余,她还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钢琴、舞蹈、主持样样精通。 

“未来,希望姝含能一直踏实、执着地走下去,我对她抱有非常好的期望。”李玉珠笃定地说道。 市传媒中心记者 | 袁婕莹 高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