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佳桥东侧农田有烟雾,疑似有火情发生,请派人到现场查看。”“收到,马上处置。”近日,在海宁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碧海社区预警平台上弹出一条“自动报警”,当天值班人员迅速锁定现场画面,立刻下达调度指令,社区微型消防站接报后迅速派出微型消防车赶往现场,从系统预警到现场处置只用了不到3分钟。 快速响应的背后,得益于碧海社区去年12月全新启用的“神兵利器”。一台被誉为“鹰眼”的全景摄像头挂在50米高的海宁东郊基站上,24小时全天候“站岗放哨”,4800万像素、40倍焦距使方圆6公里内的田野街巷尽收眼底。 记者走进碧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进门就被一块大屏幕吸引了目光。在这块蓝底的大屏幕上有着各种监控录像、事件情况,科技感十足。原来这便是“海宁碧海社区预警平台”,该平台不仅实时显示“鹰眼”设备传回的画面,还有利用大数据生成的态势分析模块,集联防、巡查、预警等多项功能于一体,让消防安全隐患无所遁形。 “以前光靠巡逻车,一些隐患问题不容易被第一时间发现。”碧海社区工作人员胡龙佳一边在电脑前熟练地操作预警平台,一边介绍道。“‘鹰眼’能拍到360°全景画面,可以对社区全覆盖、立体化监管。”胡龙佳在平台上选择一个面向大横山的视角,放大后仍可清晰看到山上景象。 据了解,碧海社区具有预征土地范围广的特点,基于此社区引进这台高空中架起的“鹰眼”,对社区全域实行动态监控,并通过自动识别和智能预警,将秸秆、野草、电线类等非建(构)筑物类火警发现于萌芽中,处理在发芽前。 “有了这台‘鹰眼’时刻帮忙盯着,社区处置及时,火警率得到了大大压降。”海昌街道消防站站长方强告诉记者,当遇到火势较猛情况时,社区还能将预警平台自动提取生成的事件类型、预警时间、事件状态、地理位置等警情要素实时向街道消防站传输信息,让消防救援工作调度指挥更精准、更迅速,实现两级高效联动。 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大大提升了碧海社区消防安全工作管理质效,眼下,碧海社区正致力于探索创新“智”治管理模式,投入使用了智慧星图物联网管理平台、“温馨碧海”小程序“我要安全”模块,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监管保障。 “现在启用的平台很多,我们希望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胡龙佳说,接下来在推陈出新过程中将保留日常工作中高效率、人性化的模块,淘汰与社区实际不适用、使用频率低下的,打造“智”治管理模式2.0升级版,不断织密消防安全防控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