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住有宜居)守安全、保底线、海宁市深入推进城乡老旧房屋“保险+服务”

发布时间:2024-01-09 12:20 信息来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城乡老旧房屋管理一直是城乡管理工作的痛点、难点,基于现有老旧房管理难题,海宁市率先尝试“保险+服务”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城镇老旧房屋置保,保险机构委托第三方开展动态监测,实现对老旧房屋的高效安全管理。

一、技术支持,化解排查治理专业化难题

一是建立“一个系统”,打造信息归集数字平台。引进保险机构研发的“住房安全监测系统”,利用GPRS定位和“互联网+”技术,实时监测老旧房屋基础结构信息和风险隐患点变化,掌握房屋整体安全状况,确保危旧房治理有据可依。

二是采用“两端监测”,实现监测研判互联互通。为每幢参保房屋安装芯片,通过手机端扫描芯片实时获取房屋信息,结合现场踏勘、数据测量和照片采集,上传监测结果至“住房安全监测系统”,通过电脑端实现研判分析、分类处置。

三是实现“三方共享”,形成联动处置工作合力。住建、保险机构和动态监测机构三方共享“住房安全监测系统”。监测机构实时上传隐患信息和处置建议,保险机构评估房屋安全状态及时调整安全等级,住建部门根据系统预警和监测机构建议会同属地采取处置措施。

二、责任分解,打破多头监管管理“盲区”

一是突出保险兜底,强化监管力度。将全市2000年前建成的城镇老旧房屋和由乡镇认定可能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影响而倒塌的房屋列入“保险+服务”项目,落实兜底治理。自“保险+服务”实施以来,开展房屋安全临时应急巡查及房屋违法装修巡查251处,实施应急维修加固64处。

二是突出制度保障,强化监管准度。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建立分类处置等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属地管理、社会参与、所有权人负责”的危旧房治理模式。强化第三方监测机构评估,制定考核办法,细化考核项目,将考核结果与费用支付相挂钩,切实提高管理精准度。

三是突出合力管控,强化监管效度。组建由市、镇、村、第三方机构四级联动的安全监管队伍,建立多部门多主体会商机制,对重大隐患及难点问题开展分析研判。如我市海昌路22-9号房屋因拆改严重被鉴定为C级危房,但因该房屋体量大实体解危困难重重,经街道、住建和监测机构多次会商,最终确定维修加固方案,并在2020年底前完成危房实体解危。

三、分类治理,打破老旧房屋解危困局

一是“健康体检”加强老旧房屋日常监管。开展危旧房“健康体检”工作,根据房屋安全状态划定为一级至六级,对不同等级进行差异化频次检查。2023年以来,开展房屋动态监测及防汛防台等专项应急巡检共9780幢次。

二是“急诊治疗”实施危险房屋快速处置。对动态监测中发现的危险房屋,监测机构第一时间上报,协助制定解危方案,配合属地从快落实解危措施。如2021年我市长安镇公庆街1号,原计划通过征收腾空方式解危,但鉴于征收工作推进缓慢,属地及时调整策略,仅用时2个月完成维修加固。

三是“远程监控”提升老旧房屋智控水平。对出现楼栋倾斜、沉降等安全隐患的老旧房屋进行远程监测,通过加装监测设备、监测数据上传、发出危险预警,实现房屋安全实时监测。2023年,全市设置“保险+服务”远程监测点共5处,沉降监测点共30处。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