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飞代表:
您在海宁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334号建议《关于将鹃湖南侧、江南大道北侧地块规划为志摩音乐节永久举办地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音乐节已成为生活方式转变的新时尚 音乐节作为集音乐、文化、社交于一体的活动,近年来在国内迅速崛起。其成功归因于契合当代青年文化需求与审美倾向,抓新热点吸引观众,并与文旅紧密结合。然而,成功举办音乐节需精心策划和组织,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网络摄像机等可提升品质和效益。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2023年大型音乐节票房近32亿,场次超过700场,观演人数近790万人次,全年大型音乐节票房为2019年的8.5倍,场次为2019年的6.2倍,观演人次为2019年的7.2倍。音乐节与文旅也紧密相关,“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成为一种消费新潮流。 二、志摩诗歌节将打造文旅融合的新样板 主抓徐志摩诗歌节,从徐志摩名人IP出发,不断探索创新,整合资源,汇聚各方力量,搭建平台,创新品牌,使徐志摩诗歌节成为市文联着力打造的“一节一奖三展览”潮城艺术品牌中的重要“一节”,其专业地位及国内、国际影响力越来越显著,引起了国内外诗人、学者、诗歌爱好者的普遍关注。经过19年的打造,诗歌节已成为海宁文化文艺的亮丽名片和时代价值突显的文化高地之一。 近年来,我们致力于开拓诗歌节的全球化视野,探讨诗歌在不同民族文化中的情感共鸣,用诗歌展现潮城风貌,用文化赋能国际潮城。诗歌节从全国关注发展到现在已有30多个国家关注,国际化元素越来越浓烈。今后的诗歌节依旧会在原定宗旨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尝试与突破,力求打破空间、时间限制,延展诗歌外沿,注重文化传播、交流、放大,以诗文为媒介,以创作为桥梁,通过“一个人、一首诗、一座城”的诗歌行动与理念来展示潮城文化底蕴,用文化影响力来讲好中国故事。志摩故里·硖石以名人文化为载体,重点围绕“志摩IP”,将原硖石电影院改造成新月剧场,多角度展示名人文化。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南湖红船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以徐志摩为主题的大型原创舞蹈诗剧,计划今年下半年开始进行全国巡演,同时海宁驻演版将在新月剧场常态化演出,全力打响“志摩”金名片,以精品演出助推志摩故里·硖石“出圈”。 举办志摩故里音乐节,让“湖”“山”“音乐”“城市”融为一体,发展湖区经济,提高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拉动城市交通、住宿、餐饮等消费,实现文商旅叠加融合效应,助力打响志摩故里·硖石文旅产业招商品牌。 三、相关地块规划总体考虑 该地块位于鹃湖南侧、竟芳路东侧、江南大道北侧,地块面积约72.5亩,二调地类为其他园地和水田,三调地类为其他草地,目前规划用途为商业用地。紧邻我市交通主干道江南大道,北侧与鹃湖公园内部水域相邻。 公安评估初步意见:根据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露天音乐节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该场地受到一定程度的条件限制。一是人数核定受限。场地周边有水域的,要设置隔离或缓冲区域,离水岸距离不低于50米,安全疏散通道不低于4条。在人数核准上应当按照场地面积减去临建设施、安全通道、治安缓冲区等占用面积后,按人均不低于1.5平米,其他功能区按照人均1平米标准测算场地人员容量。在该地块举办2-3万人的音乐节,需精确测算场地面积,合理规划缓冲区及相关功能区。二是交通管理受限。江南大道作为我市出城主干道,与常台高速连接线相连,东侧与525国道交汇,日常车流量较大,江南大道竞芳路口日均在14376辆左右。此外,该道路也是我市市区货车绕行通道,日均货车流量在497辆左右。如在该地块举办音乐节,江南大道势必成为核心区域,需进行长时间封闭管理,这将对交通通行造成极大影响。同时,该地块周边也无大型停车区域,环鹃湖区块停车位只有585个,无法满足2万人以上观众停放车辆。因此,该地块举办音乐节受交通管理限制较大,需进行基础设施大提升。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初步意见:将结合鹃湖科技城片区城市设计和详细规划,综合考虑举办音乐节的室内场馆和室外场地需求、地块交通疏散道路等,统筹规划鹃湖周边文体用地,对志摩音乐节永久举办地做好预留。 市文旅体局也将从文旅融合,音乐产业带动角度,积极推动音乐节等产业在志摩故里·硖石落地。 最后,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真诚希望您今后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殳浩,联系电话:135****1118) 海宁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5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