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叶良、沈群利、张晔代表: 你们在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提案《关于推动我市房地产市场重回健康发展轨道的几点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及工作措施 (一)基本情况 2024年一季度,全市新建商品住宅实际销售(网签)面积9.1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4%,均价19903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35%。去除属地纾困购房、工抵房等,实际全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1.55万平方米。截至3月底,全市商品住宅可售面积134.78万平方米,按照实际市场去化销量,去化周期87个月。 (二)工作措施 1.出台系列救市政策措施。为激活刚需和改善型需求,减少购房成本,减轻多样化购房群体压力,2023年5月以来,我市陆续发布了契税补贴、拆迁房票、多孩家庭购房补贴、企业或员工团购补贴,扩面人才购房补贴等救市措施。截至目前,共受理契税补贴申请356件、多孩家庭购房补贴申请11件,企业团购补贴申请5件。 2.多措并举助力企业纾困。约谈房地产开发商,专题研究纾困方案,协调推进项目建设,推动房地产项目“保交楼”,2023年交付项目25个。2024年一季度,鼓励各镇(街道)、城投、村集体购买新建商品房支持房企纾困,防范发生房产项目逾期交付和拖欠工程款、民工欠薪纠纷,支持房地产项目“保交楼、保办证”。 3.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为缓解企业资金困难和融资、展期需求,搭建银企沟通平台,推动房企和金融机构精准对接,让经过筛选审核的企业合理融资、展期需求精准报送到相关金融机构,梳理我市房地产融资需求“白名单”申报项目15个,我市3个房地产项目已通过第一、二批嘉兴市融资需求“白名单”,我局将进一步协调跟进融资进展。 二、存在问题 (一)市场预期不足,去库存压力大。一手房价格由于前期较高的拿地价格居高不下,过大的供应量与需求不足,导致去库存压力加大。居民收入预期与房价预期不足,难以支撑商品房去化。消费者购房行为更加考量自身的实际需求和承受能力,投资性购房减少。上海、杭州等周边城市限购放开后,对我市存在较大影响。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远超合理水平。 (二)房企资金短缺,保交楼压力大。2023年出现了很多因销售少,项目回款压力大,在建工程监管账户资金普遍不足,后续资金缺口较大的项目。因资金不足,在建工程的工期也持续拉长,延期交付、烂尾风险加大。本地、外地房企均出现现金流紧张的问题,且融资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工程进度明显减缓,开工周期延长。 (三)政策应出尽出,效果未达预期。2023年5月以来,我市相继出台了契税补贴、拆迁房票、多孩家庭购房补贴、企业或员工团购补贴,扩面人才购房补贴等救市措施,但实际效果未达预期。对比政策出台前后一个月销量,甚至出现销量不升反降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新建商品房价格相对于二手房,价格过高,且户型选择不如二手房丰富,诸多的政策补贴也没有拉平一二手房价之间的差距。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成立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各类政策的发布和重大事项的协调组织,成员单位由市政府办公室、市信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金融管理局海宁支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工作专班:政策研究专班、风险处置专班、城市有机更新专班。通过该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房地产领域的各项政策,推进各相关单位的沟通与协作,细化职责任务分工,落实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城市主体责任。 (二)优化差异化供地。我局将强化市场分析,会同资规把握供地节奏,结合城市有机更新及区域存量情况,精准有效供地。优化容积率等规划指标,引导企业打造差异化产品,满足市场各类需求,提升宜居水平。针对房地产市场形势,市资规局已和海宁传媒就优质地块推介方案进行前期研究会商,拟于近期开展土地推介。同时根据我市实际,着手谋划低密度、低容积率的住宅用地出让。 (三)优化房地产相关政策。贯彻执行去年9月27日出台的《海宁市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拟定购房契税财政补贴延期一年,凭商品房网签备案合同等材料排序入学等举措,通过平衡供需、激活需求、企业纾困等措施,助力房地产市场回暖,帮扶企业缓解资金紧张,满足刚需和改善型需求。研究拟制定2024年房地产政策,通过横向对比各城市政策、满足购房人切实需要出发,叠加降低购房成本、促进市场去化的政策措施,提振刚需群体的购房需求,实现群众“住有所居”“住有宜居”。 (四)稳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按照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适当调整有机更新工作节奏,稳步有序推进实施有机更新。确保上年度结转项目顺利收尾,如火车站、金三角区域的腾拆扫尾工作,确保项目完结效率和后续土地利用效率。加快实施老旧房屋改造项目,解决百姓痛点,守住安全底线。有序推进中心城区重点项目,在综合土地利用规划、群众主观意愿、资金房源筹备等各方因素下,稳步开展有机更新工作,发挥城镇有机更新服务民生福祉的作用。 最后,再次衷心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真诚希望你们今后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海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5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