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关厢社区卜家埭小区,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21天垃圾分类定时定点习惯养成”打卡活动。 居民们不再是将垃圾随意丢弃在楼道口,而是迈着轻快的步伐,直奔小区内的智能箱房。 “这个活动真好,现在楼下的垃圾包裹明显少了,大家一边健步一边来扔垃圾,小区环境比之前好多了,遛弯心情也跟着变好了!”家住离箱房最远处12幢的杜阿姨笑得合不拢嘴。 11月11日一大早,志愿者们就在箱房旁忙碌起来,为养成定时定点习惯的居民发放奖品。对于居住在高楼、行动不便的老人家,志愿者们更是贴心地上门送去了“21天习惯养成的激励奖”。 劝导员阿巧阿姨感慨万千:“一开始,有居民抱怨来箱房投放不方便,觉得楼道口更方便。但随着21天打卡活动的开展,大家的态度慢慢发生了变化。现在,不仅打卡21天的居民比比皆是,连每天都来打卡的居民也不在少数。大家最大的感触就是小区环境比之前好多了,也开始认可箱房了。” 据了解,南关厢社区卜家埭小区共28个单元居民楼,居住着近300户居民。小区智能箱房的选址曾经历了选址攻坚期,运行较晚。为了激励居民养成定时定点投放垃圾的习惯,啄木鸟监督团想出了“绿色分类21天”习惯养成激励的好点子。 活动前期,啄木鸟监督团成员和劝导员们挨家挨户发放“绿色21天分类达人集章卡”,详细讲解投放垃圾的时间和活动规则。每天早晚两个时段,劝导员们都会检查居民的垃圾包裹,引导大家如何刷卡投放。系统自动称重评价,实现了“人工柔性化”与“智能高效化”相结合的劝导模式。 年纪稍大的居民一开始对智能箱房有些抵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接受了这种便捷、高效的垃圾投放方式。垃圾分类合格的居民还能获得“垃圾分类能手”小红章,集章到一定数量还可以兑换小礼品作为激励。 啄木鸟监督团成员每周都会巡查小区卫生情况,一旦发现落地包垃圾等问题,会及时反馈给物业进行劝导解决。这种良好的治理互动模式共同推进了“定时定点投放垃圾”的运行,让这件小事成为了卜家埭居民的新习惯、新风尚。 让我们一起为啄木鸟监督团点赞,为卜家埭小区的居民们鼓掌!这场垃圾分类革命不仅美化了小区环境,更提升了居民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活质量。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多的美好变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