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辅助
◇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90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发布日期:2024-11-08 17:30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发改局字号:[ ]


名 称: 海宁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90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答复情况:

姚岳良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以精准定位、差异化布局推动海宁错位发展综合体(商业街)的建议》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于全市商业综合体错位发展的关心与支持。对于提案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局会同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商务局、市文旅体局、市城投集团等部门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商贸业是服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宁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具有引领生产、促进消费的先导作用。围绕提升现代商贸业发展便民消费圈也是我市打造品质生活和提升城乡居民生活便利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长三角区域临杭商业发展示范区,地区重要的商贸集散基地”,我市将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商业网点建设作为重点,以利于在区域整体的商贸业发展中获得快速地增长。我市加快建立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积极推进10分钟便民消费圈建设,城乡商贸服务网络日趋完善,流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现代流通方式和传统流通业态协同发展、生产性商贸流通业和生活性商贸流通业同步推进、城乡市场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良好发展格局。与周边发达地区、国内部分大中城市相比,海宁现状商业总量和人均规模已达到国内中等或中上水平,但在网点布局、商业层次、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差距,业态结构中传统中小商业所占比重偏大,特色不够鲜明,与打造国际化城市等方面要求差距明显。对于您的分析和建议,我们在前期对接过程中,已引起重视和思考,也表示完全同意。

我市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商贸业发展,从多方面鼓励、规范商贸业发展。

一是优化商业网点布局。编制《海宁市商业网点“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根据我市人口分布及产业特点,依托现有国土空间规划,确定商业网点布局规划,指导各地开展商业设施布局,避免重复布局,丰富我市商业业态分布。规划对市域层面商业网点布局提出引导性建议,重点对市区各级商业中心、各类大型商业网点布置和商业业态作详细说明,包括中心城区商业的总体格局以及零售商业网点体系分级和业态设置导向等,通过规划引导和规范商业网点布局,为构建海宁市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提供合理有序的空间支撑构架。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中,对城市各组团、片区规划不同的功能定位,如城西围绕皮革城、伊嘉塘、城西CBD等重点片区,以文化体育、商贸为核心功能;城东围绕浙大、鹃湖科技城,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功能;老城区围绕一岛三街区,以文旅为核心功能。

二是打造特色商业街区。推进志摩故里·硖石成功申报并被评定为省级夜经济特色街区。志摩故里·硖石景区按照“洋气、文气、烟火气”的差异化定位积极打造“一岛三街区”。康桥1924文创园(原中丝三厂)聚焦“洋气”致力于海宁文旅产业的孵化,打造国际化潮流文创岛,横头街历史文化街区聚焦“烟火气”致力于打造集文化交流、休闲娱乐、餐饮消费于一体的开放式商业街区,干河街历史文化街区聚焦“文气”,以“诗意栖居·诗意生活”为主线,打造集民宿集群、文化集群、国潮商业集群、志摩生活空间为一体的文旅项目新高地。人民广场形成以爱琴海和周边华联购物中心、小商品市场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万朵城以海宁主城区适龄青少年为核心客群,致力打造一个高品质、年轻化、社交化的精致“运动+教育”成长营地。以获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为契机,目前亚洲举重训练中心已运营,首场国际性赛事东亚壁球锦标赛顺利完赛。伊嘉塘城市馆群项目已成立项目建设指挥部,专班化推进项目工作。

三是培育优质商贸主体。制定出台了对商贸业的有关扶持政策,推动优质商业项目的招引。在《海宁市加快重点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修订版)》(海政发〔2023〕26号)中设置了相关奖励政策,包括鼓励平台招引,对商业综合体和特色街区运营管理机构每引进一家亚洲首店、中国(境内)首店、区域首店、嘉兴首店的,分别给予5万元、4万元、3万元、2万元的奖励;鼓励形象打造,对首店营业面积100平方(含100平方)至500平方的,给予装修奖励最高10万元;营业面积500平方(含500平方)至1000平方的,给予装修奖励最高30万元。支持智慧商圈建设。对商贸综合体、大型专业市场、特色街区、高品质步行街等能有效统计入驻商户经营业绩并实现统一收银的经营主体经主管部门评定给予一定奖励。经过几年的培育,目前市区成熟的大型商贸体主要有银泰城、华联大厦、人民广场,西部片区商业综合体主要有奥特莱斯购物广场、连杭购物广场和佳源购物广场,其中银泰和奥特莱斯是我市近几年引进的效益最好的商业项目之一,奥特莱斯业绩位列全国奥莱销售第6名,2023年销售同比增长41.3%,海昌路银泰为浙北体量最大的银泰城,日客流进入全国前10,销售同比增长28.07%。其他乡镇商业布局主要以华联、海港等连锁超市为主,基本形成了10分钟的日常消费品便民消费商圈。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与有关部门共同配合,加快推动形成布局优化、管理规范、业态融合互补的商业中心、镇(街道)级商业中心、社区级的三级商业服务体系,助推品质生活建设,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提升规划发展互动。在重点发展绿色产业集群的同时,重视产业就业人群的消费娱乐需求,以增强海宁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在规划产业布局的时候进一步提升与商业网点相配合,特别加强大型产业园区周边以及交通网络的商业网点实施,努力实现绿色产业与商贸业二者的和谐统一。加强对商贸业规划的调控、监督和管理。重点加强对各级商业中心、重要商业街和商业设施物流配送中心规划、规模、布局的管理,对重大项目要优先保障建设用地。

二是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加快引进优质商贸业态,以优化产业结构、补齐产业短板为导向,指导镇街平台依据自身商业规划和产业定位精准招商,招大引强。强化“一镇一特色一载体”招引工作,由部门与属地协同,打造差异化载体招引建设,加快推进“商务楼宇”等平台建设,鼓励商业企业入驻园区,为园区企业提供登记注册、品牌创建等服务。鼓励服务业企业品牌创建,对浙江省知名商号、浙江省信用示范企业给予奖励。适时出台新一轮产业政策,研究制定更加精准的政策措施,加强对综合体(商业街)的支持和引导,推动其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同时,我们也将鼓励企业积极探索创新,推动综合体(商业街)在商业模式、服务品质等方面实现突破和提升,为海宁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三是推进商贸转型提升。以开展批发零售业改造提升为载体,推进实体商贸企业创新经营方式,增强转型升级的动力,提升流通效率。鼓励企业连锁化经营和兼并重组,提高商贸流通行业限上和规模企业数量,积极做好省级重点流通企业培育工作。支持银泰、华联、人民广场等商贸综合体通过互联网展示、销售商品和服务,提升线下体验、配送和售后等服务,加强线上线下互动,促进线上线下融合,不断优化供给关系,拓展消费路径、提高服务水平,促进以零售为主的单一商业功能向品牌集聚的复合时尚功能转变。鼓励商贸企业提升品牌,重点推荐优质企业参加中国驰名商标及省、市著名商标认定。

四是造良好营商环境。强化市场监管和整治力度,对无牌无证经营、偷逃税费和经营假冒的商业网点坚决进行取缔,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营造良好的监督环境。鼓励市民举报违法商业行为、失信商业行为,鼓励媒体发挥监督作用,对不法行为进行跟踪调查、实况报道,为法制环境建设和诚信营商环境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持。

我们将找准项目发展优势和方向,强化中心城区商业业态布局的分析和研究,根据周边消费群体特点,打造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商业新格局,强化部门联动,共促商圈发展,着力提升项目招商和运营管理水平,打造“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多元消费新格局,推动我市商业综合体健康可持续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欢迎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贾佳,联系电话:0573-87291031)

海宁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4年5月23日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版权保护 | 隐私安全 |
主办单位: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浙ICP备14012341号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建议IE7.0 1024*768分辨率以上浏览本网站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