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擅长西方油画,却画出了“中国味道”。巍峨山水中,洋溢着他的浩然情怀;小桥流水中,沉淀着他的浓郁乡情;历史风云中,包含着他的笔墨担当;人物风流中,交响着他的时代之歌…… 11月30日下午,讴歌时代——冯健亲主题性油画作品展在嘉兴市文史研究馆开展。 此次画展是江苏与浙江两省、南京与嘉兴两市的又一次文化合作交流,为“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当代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26幅画作,富含人物、风景、静物等多种题材,正如画家冯健亲所说,“规模小、容量大,创作年代跨度超过50年。” 海宁人冯健亲,1939年生于上海,1961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本科,曾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等。 他在家乡上初中时,遇到了第一位良师,海宁画家沈红茶。沈红茶是近代美术名家和教育家,他除了教授写生与色彩课外,还有图案与美术字等。冯健亲曾在《忆红茶老师》中回忆,“由于图案教学在当时、包括以后的中小学教学中基本上是没有的,所以这个难得的教学机遇帮了我一个大忙,甚至决定了我的一生”。 冯健亲高中毕业以后,因“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个油画家”而报考油画专业无果,正是凭借老师教他的图案,考入华东艺专(南京艺术学院前身)美术系工艺美术专业。不过,最终他几经周折还是进入油画系学习,与油画缘分匪浅。 油画专业的首届毕业生,是新中国艺术大学培养的第一代油画家,他对油画艺术的认识与领悟,得益于马承镳与苏天赐两位先生的教导。 《百万雄师过大江》 冯健亲的画作中,可以看到时代留下的印记。从艺六十多年来,他以心灵和画笔记录了时代的变迁、祖国的壮美和人民的生活,创作了一大批记录时代的画作,被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南京博物院等知名机构收藏。他笔下的《南京长江大桥》《百万雄师过大江》《占领总统府》等佳作,深刻诠释了“笔墨当随时代”的美学理念。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此次,他带回家乡的画作,既有革命历史题材的人物群像如《渡江》《占领总统府》等,也有周恩来等重要历史人物画作,更有《八十与八》等极具人文温情的画作。 《让延安放心》 他多年来生活于古都南京,一次次将笔触对准南京长江大桥,此次展出的“大桥系列”,以风景画的方式,直接呼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这一重大主题,也是他对长江大桥持续五十年的关注。其中,1974年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三十五周年全国美展的《一桥飞架》,是当年入选全国美展的三件以风景展现主题性的油画作品之一。 《大桥五十岁》 为了这次展览,冯健亲曾专程于酷夏之时到南湖采风,并亲自丈量展厅展线,特别创作了《红船之光已经燎原》,既呼应2001年所作《南湖春晓》,也表达对家乡在红船领航下取得历史性发展成就的无比欣喜。 《红船之光已经燎原》 “我第一次到嘉兴南湖是1952年,读初二时的秋游,从此记住了烟雨楼前的那艘船,这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之一。当时我13岁,没想到72年后,我在烟雨楼畔的嘉兴市文史研究馆,举办画展,既是缘分又是幸运。” 一边是南湖红船,一边是南京长江大桥,站在两幅画作之间,昨日开幕式以后,冯健亲和女儿、孙子留下在家乡难忘的合影,恰如这位生活于南京,心怀家乡的艺术家,链接着两地的艺术交流。 冯健亲与女儿、孙子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