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春节被列入人类非遗,海宁人都是这么过节的

发布时间:2024-12-08 08:51 信息来源:融合编辑部 浏览次数: 字体:[ ]

12月4日,春节在这一天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海宁庆祝春节的习俗丰富多彩,蕴含着深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展现了海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海宁春节的庆祝活动从农历十二月廿三便拉开序幕。这一天,家家户户忙着烧糯米饭,以赤豆、糯米为主料,再撒上一层白糖,香甜可口。廿四之后,海宁人便开始大扫除,扫去一年的尘埃与不顺,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春的到来。除夕之夜,家人团聚一堂,享用丰盛的年夜饭。菜肴数量以四的倍数为准,寓意四季平安、四季发财。饭后,看春晚守岁成为必不可少的传统活动,家人围坐一起,共话家常,等待新年的钟声敲响。长辈们会给晚辈发放压岁钱,寄托着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海宁人的新年在初一凌晨起便开始了,人们纷纷前往附近的庙宇“抢烧头香”,祈求新的一年里事事顺利、吉祥如意。路上遇到熟人,逢人互道“恭喜发财”“称心如意”等一系列吉祥话。

年初二,女儿女婿会回娘家拜年,带上丰厚的礼物以示尊重。在初二这一天,海宁人还有一项特别的习俗——接灶神。接灶神仪式通常包括在灶头贴上新的灶神像,并供奉上糖果、糕点等供品。值得一提的是,海宁的灶头画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已被列入嘉兴市级非遗项目名录。

“有家必有灶,有灶必有画”,海宁的灶头画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它通常出现在农村家庭的厨房灶头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灶头画是我市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明清时期广泛盛行于江浙沪一带,有些地方称作灶花、灶壁画等。这是一种表达农家美好愿望的乡土艺术,民间艺人以乡间农家烧饭做菜用的灶头为载体,在灶壁上用各种颜料手工绘制图案来装饰、美化灶头。

老底子年味活动也是春节期间的一大亮点,活动现场有舞龙舞狮、戏曲等表演展示,还有传统年货展销集市,这些活动都让市民游客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

不仅如此,现场还有非遗体验活动,如剪纸、编织、皮影戏等。这些手工艺展示不仅让市民游客领略到传统技艺的精湛,还能让他们亲手体验制作的乐趣。去年举办的海宁“老底子的年味”活动中就包括了剪纸、硖石灯彩体验环节。

“老底子的年味”活动已经成为海宁春节期间的重要民俗活动。近年来,海宁市举办了多场“老底子的年味”活动,包括农民画展览、灶头画展览、送春联活动、打年糕体验等。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的参与,还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赞誉。

海宁人在农历初四还会接财神。接财神之前,人们会精心准备香烛、供品等物品。香烛是必不可少的,它们代表着人们对财神爷的敬仰和祈求。供品不仅被摆放在显眼的位置,还会被精心装饰,以展现出人们对财神爷的热烈欢迎和尊重。在接财神的过程中,人们会点燃香烛,双手合十,虔诚地祈求财神爷的庇佑。他们希望财神爷能够降临家中,带来财运和好运,让家人在新的一年里事业顺利、财源广进。

春节期间,海宁人还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亲朋好友互相邀请做客,共庆新春,称“拜年”,亦称吃年酒;写春联、贴年画等传统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习俗不仅展示了海宁人民的审美情趣和道德观念,也体现了他们对家庭团聚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热爱。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