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大师兄”金庸诞辰百年 海宁母校师弟师妹这样缅怀

发布时间:2024-03-10 20:59 信息来源:海宁市传媒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1992年12月3日,袁花小学迎来了曾经的学子金庸先生。漫步在校园,回想着自己在袁花小学就读的六年光阴,金庸先生感慨万千,挥笔写下:“重游母校,深感当年教诲恩德,袁小旧生查良镛。此后,这幅字成了袁花小学最宝贵的财富,悬挂在校史室里,激励着一代代袁花小学的师生常怀感恩之心,在工作路上、求学路上不断奋勇向前。

2024年3月10日是金庸先生诞辰百年的日子。“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无论是金庸先生作品里的情节故事,还是先生豁达求真的人格魅力,都让袁花小学的“小师弟小师妹们”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来缅怀这位满身侠气的“大师兄”。

共写一个字

袁花小学全校1490位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笔,书写同一个“侠”字,最后拼接出金庸先生的半身剪影。

低年级的学生还不会书写,老师就从“侠”的笔画开始教起。“侠,夹人者,助人也”,什么是“侠”,侠就是帮助人,所有帮助人的行为,就是侠义行为,就像金庸先生曾经说的那样,一个人不会武功,一样可以有侠气。就这样,一笔一划,老师慢慢教,慢慢讲,学生在慢慢领悟中,终于学会了写。

密密麻麻的“侠”字铺满画面,寄托着全体学生对于“大师兄”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百年侠骨赤子情深,老师的讲述解惑,更生动地传递着绵延百年的侠故事。

共跳一场舞

以“侠”为主题,袁花小学舞蹈社团的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和编排下,完成了舞蹈《家园·戍轮台》的创作。

舞蹈社团的孩子们,利用社团训练和休息时间,从基本功开始练起,一招一式,一把剑一张鼓,力求把自己的精气神和舞蹈中“保家卫国”的内涵完美地呈现出来,到金庸故居取景拍摄《家园·戍轮台》演出的背景视频,在学校侠客厅集中观看金庸的武侠影视,以便自己获得更直观的感受。

一位位“戎装剑客”,在“烽烟”中走向“战场”,彰显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共演一幕剧

《大侠金庸》是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自编自导自演的一个小话剧。话剧围绕金庸先生在袁花小学求学的小故事进行展开,串联出了金庸小时候阅读到的第一本武侠小说《荒江女侠》和编纂的第一份报纸《喔喔啼》,用学生自己丰富合理的想象,情景还原了金庸的小学生活。

从演员的海选到最终的角色,在校园里掀起了饰演“童年金庸”的小浪潮,最终花落五年级的钱奕辰同学。为了更好地诠释90年前的金庸,钱奕辰每天都让妈妈检查自己的走姿和站姿,希望自己能尽可能地还原当年金庸积极向上的风采。六年级董煜言同学饰演金庸的启蒙老师陈未冬,殷莉佳同学声情并茂地旁白和解说,《大侠金庸》的公演,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并在海宁市政协的“民生议事堂”会议上进行表演,受到了大家的称赞。

共出一份报

《喔喔啼》是金庸上小学时负责编纂和排版的一份学校刊物。

也许,《喔喔啼》就是《明报》最初的模样。为了让中断90年的《喔喔啼》报纸在甲辰龙年正月初一这个重要的日子顺利出版,《喔喔啼》的小编辑们,在除夕夜纷纷写下了自己的所感所想,拍摄下大年三十的特殊照片。

以“回家”为主题,让自己的龙年寄语“回”到海宁,也让离开90年的“喔喔啼”又在袁花小学的校园内响彻起来了。

共绘一本书

从2023年的筹备,到2024年3月的正式定稿印刷,21张画面,21段文字,一本展现金庸一生“行踪”的大型绘本《侠客行》,凝聚着美术社团21名学生的心血和智慧。

从罗列金庸学生的生平,再慢慢考证每一个历史史实,确定“侠”的主脉络后,提炼金庸一生中关于“侠”的重要节点形成整体,分工合作,从草稿到定稿,从黑白到彩色,从1924年的赫山房出发,绵延一百年,讲述着“侠”的行踪,有金庸先生成长的故事,有武侠小说精彩的插图,更有现在的小学生如何成为“侠”的继承和创新。

现在,大型绘本《侠客行》的正式亮相,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次认识金庸认识侠的过程,更是一次自我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升华,参与创作的学生朱雨歆每次回忆自己画钱塘潮水的时候,总显得特别自豪,因为金庸先生的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中就有关于家乡涌潮的描述,一个人只有难以割舍的故乡情愫,才会在自己的小说中写得那么饱含深情,引人入胜。

自2023年下半年启动金庸百年诞辰系列活动以来,作为金庸母校的袁花小学的全体师生一方面更新建设自己的“侠文化”特色课程,以“向阳侠、智慧侠、运动侠、艺术侠、志愿侠”的“五侠”争创来组织学生丰富多彩的“五育”课程活动,更着力通过打造“共写一个字、共跳一场舞、共演一幕剧、共出一份报、共绘一本书”的“五个一”主题纪念活动,传承“大师兄”的侠义精神,在新时代教育观的统领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 | 袁婕莹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