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珍稀菌类赤松茸大量上市 海宁菇农种植结构更趋合理

发布时间:2024-03-31 08:41 信息来源:海宁市传媒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 | 董维刚 沈名扬

长期以来,我市食用菌栽培以秀珍菇为主,种类比较单一,而且采收期集中在每年5月到10月份,其余时间棚里空闲。今春开始,一种叫赤松茸的珍稀食用菌大量上市,成为我市食用菌产业中的后起之秀,将刷新人们的印象。它不仅丰富了本地食用菌的种类,而且让海宁菇农种植结构更加趋于合理。

3月29日上午,在浙江灵芽菌业有限公司的菇房里,3名工人正在采摘赤松茸,一朵朵鲜嫩的赤松茸酒红色的伞帽,白墩墩的菇柄,模样着实可爱,这是基地出的头一茬赤松茸。

今年灵芽菌业共栽培了3000平方米的赤松茸,春节前发酵好培养料并下好菌种,菇房温度保持在20℃以下,45天左右就可以出菇了。1到17号菇房,是基地赤松茸首片出菇区域。接下来赤松茸大量上市后,采摘日期持续3个月,每平方米可出赤松茸15到20斤。

“出菇以后,我们采下来先在冷库里放一天防止它再生长,然后用泡沫箱打包出货,每斤市场价25到30元之间。”公司总经理王明甫说。

1969年出生的王明甫,海昌街道胜利社区人,去年初,他创办了这家公司,投资上千万元,将双山村26亩废旧厂房进行改造,建起了实验室和食用菌基地,全部用来栽培菌菇。他从东北请来两名技术人员,去年8月开始栽培草菇取得成功,这让他信心倍增,今年就大面积栽培起珍稀食用菌类赤松茸。

野生赤松茸喜欢生长在松树下,原产地在云南、四川等地,前几年因央视《舌尖上的中国》节目而一夜爆红,成为餐桌上的顶配食材,然而野生赤松茸不仅身价不菲,而且产量十分有限,随着人工培育赤松茸技术的成熟,普通百姓也可以一饱口福了。

值得一提的是,灵芽菌业栽培赤松茸的发酵料就地取材,用的是周边农户晚稻田里的秸秆,去年冬天一次就消化了600亩田的稻草。眼下,公司里还栽培了上千平米的羊肚菌。王明甫说,等赤松茸、羊肚菌采收得差不多时,他再继续栽培草菇,这样“冷菇”和“暖菇”依次上市,全年错峰错时循环采收,合理利用好基地资源。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