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辅助
索  引:001008004003038/2024-82156 发文机关: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4-03-04 13:53:05
责任部门: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责任科室:综合科
所属栏目:公告公示 访 问 量 :
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关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的报告

海宁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关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2023年,海宁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2023年法治海宁建设工作要点,结合职能职责积极推进政务服务、数据资源管理和公共资源交易及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有序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落实主体责任,指明法治建设“指挥棒”办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全办工作的重要位置,制定任务清单、细化履职责任。定期研究部署各项工作,年初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切实把法治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业务工作和日常管理中,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序进行。不断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坚决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确保党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充分发挥合法性审查保障依法决策的重要作用和法律顾问参谋助手作用,强化决策支撑,进一步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

(二)强化政治引领,把稳法治信仰“方向盘”。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切实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健全党组“第一议题”等机制,把学习掌握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必修课程,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论述摘编》,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带头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周一夜学等载体,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学习6次。结合“宪法日”等活动载体,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在政务服务大厅营造浓厚的学法氛围。邀请法律顾问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纪法知识测试等,切实提升干部法律素养和法治思维。依托学习强国、公务员云讲堂、公务员云上听庭、紫薇说法网上学法考试系统等网络平台,不断拓宽学习教育覆盖面,切实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监督的能力和水平。组织党员干部旁听庭审现场,零距离、沉浸式接受警示教育。创新实施全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双月“警示教育日”机制,全年开展6次警示教育。

(三)强化履职尽责,答出法治政府“优秀卷”。严格落实招投标“七个不准”,出台《关于严格落实招投标“七个不准”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人行为的通知》,破除招投标市场“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隐形壁垒。深入实施“评定分离”改革,助力“阳光交易”,全年完成“评定分离”招标项目305个,占总招标项目数的74.75%。开展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细化落实21项具体任务。强化交易信用结果运用,移交线索5条,涉及6家企业共21人次,涉案金额达1.13亿元。抓实巡察发现“村级工程管理不够规范”问题整改,出台《海宁市村级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实现村级工程项目全量纳入、全程管理、全域覆盖,筑牢村级小微工程“安全墙”。启用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清廉教育阵地,浙江江南要素交易中心创成“清廉站所”。公布《2023年度海宁市容缺受理事项清单》,实行告知承诺制和容缺受理服务模式。发布《关于调整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2023版)》,保留29个有偿涉审中介事项,较上批公布事项减少26个,升级完善“海宁市网上中介超市”。

(四)畅通监督渠道,深耕政务服务“责任田”。2023年度,我办扎实做好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共16件,做到按时办复率100%,办理满意率100%。通过政务网站政府信息公开栏主动公开部门文件、人事信息、工作动态、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通知公告等,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加强政务服务热线管理,2023年共收到政务热线、投诉、网上信访55件,同比增长19.57%未发生有责投诉。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和疑难复杂问题分类处置、全程跟踪、闭环答复机制,为办事企业群众提供兜底“专办”服务,收到“办不成事反映”3件,通过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和协调外地相关部门等举措优化工伤报销等2个审批流程,对确因政策因素不能解决的及时做好解释。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机制,全年共收到有效评价数222855条,好评数222553条,无效差评数302条,差评件专人负责,实现复评好评率100%。组织开展第三方“满意度”测评,共调查17个部门184项事项3967件样本,总体满意率99.09%,并形成的《政务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加强分析研判,明确优化方向。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的情况

一是办主要负责人扎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对全办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圆满完成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任务。二是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充分发挥领学促学、示范带头作用,持续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业务工作实际,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教育,组织专题学习辅导报告,通过专家辅导、集中学习研讨、“三会一课”等方式,广泛组织开展学习教育,确保学习教育全覆盖。三是带头坚持自觉守法。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组织党员干部到海宁市看守所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启用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清廉教育阵地,引导党员干部坚守理想信念“高线”、思想道德“防线”、廉洁从政“底线”,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年来,我办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入、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不够深入,宣传方式、手段不够丰富;干部学法自觉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不够深入、掌握不够透彻。

四、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持续推进干部队伍学法用法。严格贯彻落实法治海宁建设决策部署,不断推进干部职工学法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完善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和党员干部日常学法制度,推动学法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强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及时跟进学习本单位领域法律法规,多渠道、全方位加强普法宣传教育,不断夯实巩固法治思想基础,全面提升党员干部依法履职、依法行政能力,推进政数工作法治化。

(二)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以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为新起点,打造一站式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规范涉企事项标准化入驻,实现涉企服务三级上下贯通,建设专业化服务队伍,迭代优化更新机制建设。建设智慧便捷的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持续丰富线上高频涉企服务场景,不断创新完善线上服务机制,积极推广使用“政务一厅”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开展中介服务提优行动,完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管理制度,迭代升级江南优选中介超市。构建招投标全生命周期服务,强化工程招标标前监管服务,规范和创新工程招投标监管,实施招标市场和施工现场“两场联动”,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和保障。

(三)持续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用政府更加公开透明来赢得群众更多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海宁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2024年2月29日

海宁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关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的报告.docx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版权保护 | 隐私安全 |
主办单位: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浙ICP备14012341号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建议IE7.0 1024*768分辨率以上浏览本网站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