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海宁市交控集团与嘉兴港务签订《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发布时间:2024-03-06 18:05 信息来源:海宁市传媒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日,市交控集团与嘉兴港务正式签订《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双方将以打造优质、高效、经济、绿色、环保的全新“海宁港”为宗旨,全面深化战略伙伴关系,推动海宁地区内河水运复兴及高质量发展。

其实,这已是市交控集团与嘉兴港务的第四次“牵手”。早在2020年1月,我市便与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瞄准海河联运赛道,推动海宁外贸企业经宁波舟山港扬帆出海。海宁的集装箱如何经内河航道抵达舟山港?当年3月,市交控集团与嘉兴港务签订经营合作协议,开拓尖山码头海河联运运输新模式,当年实现集装箱业务1万标箱。后续,双方以合作经营、组建合资公司等方式不断深化合作。2023年,尖山作业区海河联运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5万标箱,业务量呈“井喷式”发展。

海河联运是以船舶为主要运输工具,以内河航道、内河港口、外海码头为运输途径的一种运输方式。在我市布局规划的“五区十四码头”中,以往均不具备抵运外海码头的条件和能力。

此次“牵手”意义何在?这次“牵手”不仅象征着两地间紧密的合作关系,更是双方共谋发展、合作共赢的重要体现。双方本着“浙江海港服务浙江企业,浙江企业货走浙江海港”的宗旨,致力于通过强强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海宁港向一流内河港迈进。

“我们希望推动尖山、公用、星光、许村四大作业区一体规划管理,打造标杆式的全新‘海宁港’。”市交控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换言之,就是以业务协同,突破仅尖山码头具备海河联运能力的现状,实现公用、星光、许村三大作业区的海河联运能力。

为何要推动海河联运高歌猛进?水系发达、水网密集的海宁,先天就有着发展内河航运的基础。一方面,推动海河联运为海宁外贸企业提供了多渠道低成本的物流途径,同等规模集装箱运输下,海河联运可为企业减少约三分之一的运输成本。另一方面,在绿色发展尤其是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内河航运具有运能大、占地少、能耗小、污染轻等比较优势,绿色且环保。

这几年,尖山码头海河联运释放的“黄金效益”吸引着海宁一大批企业借助水运“出海”。仅去年下半年,海宁腹地就有35家企业加入“海河联运朋友圈”。随着海河联运愈发博得海宁及周边地区企业青睐,加强码头开发运营,深挖海河联运模式的内在潜能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也是市交控集团与嘉兴港务深化合作的重要原因。

记者了解到,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未来将统筹规划、运营尖山码头、公用码头及在建星光码头、规划许村码头四大作业区,通过培育专业化码头经营管理团队,大力发展集约化、规模化、智能化海河联运。届时,我市海河联运将通过全新打造的“海宁港”,实现全面出海。

记者丨马银淇 通讯员丨石丹丹

近日,市交控集团与嘉兴港务正式签订《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双方将以打造优质、高效、经济、绿色、环保的全新“海宁港”为宗旨,全面深化战略伙伴关系,推动海宁地区内河水运复兴及高质量发展。

其实,这已是市交控集团与嘉兴港务的第四次“牵手”。早在2020年1月,我市便与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瞄准海河联运赛道,推动海宁外贸企业经宁波舟山港扬帆出海。海宁的集装箱如何经内河航道抵达舟山港?当年3月,市交控集团与嘉兴港务签订经营合作协议,开拓尖山码头海河联运运输新模式,当年实现集装箱业务1万标箱。后续,双方以合作经营、组建合资公司等方式不断深化合作。2023年,尖山作业区海河联运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5万标箱,业务量呈“井喷式”发展。

海河联运是以船舶为主要运输工具,以内河航道、内河港口、外海码头为运输途径的一种运输方式。在我市布局规划的“五区十四码头”中,以往均不具备抵运外海码头的条件和能力。

此次“牵手”意义何在?这次“牵手”不仅象征着两地间紧密的合作关系,更是双方共谋发展、合作共赢的重要体现。双方本着“浙江海港服务浙江企业,浙江企业货走浙江海港”的宗旨,致力于通过强强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海宁港向一流内河港迈进。

“我们希望推动尖山、公用、星光、许村四大作业区一体规划管理,打造标杆式的全新‘海宁港’。”市交控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换言之,就是以业务协同,突破仅尖山码头具备海河联运能力的现状,实现公用、星光、许村三大作业区的海河联运能力。

为何要推动海河联运高歌猛进?水系发达、水网密集的海宁,先天就有着发展内河航运的基础。一方面,推动海河联运为海宁外贸企业提供了多渠道低成本的物流途径,同等规模集装箱运输下,海河联运可为企业减少约三分之一的运输成本。另一方面,在绿色发展尤其是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内河航运具有运能大、占地少、能耗小、污染轻等比较优势,绿色且环保。

这几年,尖山码头海河联运释放的“黄金效益”吸引着海宁一大批企业借助水运“出海”。仅去年下半年,海宁腹地就有35家企业加入“海河联运朋友圈”。随着海河联运愈发博得海宁及周边地区企业青睐,加强码头开发运营,深挖海河联运模式的内在潜能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也是市交控集团与嘉兴港务深化合作的重要原因。

记者了解到,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未来将统筹规划、运营尖山码头、公用码头及在建星光码头、规划许村码头四大作业区,通过培育专业化码头经营管理团队,大力发展集约化、规模化、智能化海河联运。届时,我市海河联运将通过全新打造的“海宁港”,实现全面出海。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丨马银淇 通讯员丨石丹丹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