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海宁小镇“一朵花”价值2.6亿元,何以绽放?

发布时间:2024-04-13 13:39 信息来源:融合编辑部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朵花”的价值究竟能有多大?

在海宁市长安镇

这个答案让人惊叹:

高达2.6亿元

41年前,一枝月季绽放长安,鲜花的故事由此开始。一花引得百花开,一朵朵鲜花如雨后春笋般在长安绽放。经过四十余载的辛勤耕耘与精心培育,这朵鲜花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绽放出了上亿的价值,成就了今天长安的繁花似锦。

如今的长安,在“花路”上持续开拓前行,不仅稳坐浙江省鲜切花生产的头把交椅,更荣耀成为世界花园大会的永久举办地,为世界花卉产业史注入了精彩一笔。

01萌芽

鲜花,常被视为浪漫的化身,但这份浪漫在张金生的手中,却孕育出了乡村产业振兴的“致富花”。

把时间的维度拉回到1983年,褚石村村民张金生,在自己家门口的三分自留地上,小心翼翼地栽下了第一株月季花。几年后,张金生逐渐认识到,小规模种植鲜花的销路有限,于是,他怀揣着梦想,前往上海学艺。1994年,学艺归来的张金生,在天明村租下十几亩土地,开始大规模种植鲜切花。

作为依靠花卉产业先富起来的典型,张金生也成了“种花能成万元户”的印证。

随着张金生的生意日渐红火,越来越多的农户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大家纷纷跟上张金生的步伐。张金生也不吝赐教,带着亲戚、朋友一起种植花卉。就这样,种花的人越来越多,张金生的“个人生意”也逐渐演变成了整个村庄的致富新方向。

长安鲜花名气渐渐传开,1995年前后,在褚石村、天明村的主路上,成捆、成筐的鲜花摆在街边售卖,花农、商贩将这条街挤得水泄不通。

此时,海宁市的花卉种植面积以长安镇和许村镇为主,开始大幅度增长,但种植还是以传统型为主,种植面积分散,没有连接成片。

从花田到花卉小镇的变迁与飞跃,得益于长安作出的一个大胆的探索。由于看到了鲜切花产业蕴藏的蓬勃商机,海宁市、长安镇两级政府开始积极引导,规划建立长安花卉园区。

1999年,长安花卉园区在褚石村启动建设,张金生毫不犹豫地率先入园承包土地种植花卉。从农田到菜地,从菜地到花田,褚石村从此一步步变成了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第二年,褚石村因花卉产业的蓬勃发展,被命名为“花卉专业村”。

随着花的品种增多、品质提升,经济效益也水涨船高。然而,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张金生深知,农户间的无序竞争会导致花价混乱,甚至陷入价格战,这对花卉产业的健康发展是极大的威胁。于是,在2003年,他秉持着“诚信为本、守法为基”的原则,成立了海宁市康艺鲜切花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不仅组织收购、销售成员生产的鲜切花,还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更重要的是,它实现了五个统一:统一产品生产标准、统一商品验收标准、统一包装、统一使用商标、统一发布参考价格,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花农之间的恶意竞争,为花卉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朵花,在这片丰饶的大地上,悄然破土而出,开始了它生命的旅程。在长安花农的精心浇灌与呵护下,它慢慢舒展着枝叶,绽放出绚烂的花朵,最终成长为一朵充满希望的“致富花”。

02绽放

桃花节、油菜花节、樱花节……春日来临,浙江各地百花争艳,花海如潮。这些地方深入挖掘“花经济”的潜力,将春天的美丽化作经济效益。

鲜花虽美,但随处可见,如何让“自家花海”在全省的“花海战术”中脱颖而出?如何让这富民产业持续绽放,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呢?长安镇的花农们,一代又一代,都在探寻着这个答案。而今,“90后”新生代花农李正平接过了这历史的接力棒,在百花丛中找到了那本“共富经”——“互联网+花卉”新模式,借用直播“流量”拉起花卉销售“增量”。

“这款朱顶红花孔雀,真是美得令人心动,不是吗?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为家里添上一束了?它不仅容易养护,特别适合新手尝试,而且每一朵都蕴含着深厚的寓意,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美好。”近日,在风景如画的长安镇天明村,浙江三只懒蚂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内,一场别开生面的鲜花线上直播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镜头前的主播热情洋溢,与观众们互动频繁,直播间里热闹非凡。

2017年,李正平怀揣着梦想和热情,在天明村租下了5亩土地,搭起了三个宽敞明亮的大棚。他戴着草帽,撸起袖子,不畏酷暑,辛勤耕耘,开始了自己作为花农的全新生活。每一株花苗,每一滴汗水,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期望。

随着生意逐渐红火起来,李正平决定进一步扩大规模,成立了浙江三只懒蚂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攻花卉电商直播领域。他深知,互联网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够将长安的花卉带向更广阔的市场。在他的精心策划下,公司的直播活动越办越红火,有时仅一场直播就能带动高达10万元的销售额,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了长安花卉的魅力。

在李正平的推动下,长安镇创建了“区域花卉联盟”,与花农们携手探索“互联网+花卉”的销售模式。截至目前,“区域花卉联盟”成功带动周边700多名老年农户、200多名高校青年实现花卉领域创新创业,提供公益性岗位68个,为低收入农户人均增收2.25万元。

同时,他还开办了“花卉带货速成班”,向本土花农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传授线上直播带货技能。他手把手地指导花农们如何在网上卖货,让更多的人能够分享到互联网带来的红利。

“海宁媳妇”娄永利就是通过参与培训,从一个花卉爱好者转变身份成为农创客的。现在,她的抖音账号成功“吸粉”上万人,年线上销售额超过30万元,成为天明村青年花卉创业的成功典范。“村里的花卉火了,我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了!”另一位天明村花农王金松也感慨,“去年我种了60多亩郁金香和百合花,今年还要加把劲!”

在长安,“一朵花带动乡村振兴”并非空谈,而是演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现实。截至目前,长安花卉种植由最初的3个村发展至7个村种植面积达6230亩,惠及全镇农户1200余人,已有行业龙头企业36家,村民种植花卉每亩净收益达22500余元。去年,花卉产值达2.6亿余元,花卉全产业链产值高达到8亿元。

03收获

花开客来,花谢客去。如何把“花经济”昙花一现变为“长期胜景”?这一直都是长安思考的问题。

以节兴业,“流量”变“留量”。每年四月底到五月初,来自全球的“花粉”都会齐聚长安,参加一年一度的世界花园大会。得益于花园大会的举办,叫响了长安花卉小镇的品牌,带动了当地村民的经济增收。自2018年以来,已举办六届世界花园大会,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700多家企业和机构参会,开展了60余场主题论坛,促成了2500余项合作订单。

以花富农,“风景”变“钱景”。在天明村,每当紫藤花盛开时,这里便成为了人气景点,前来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村里的鲜花摊位也随之热火朝天。

游客眼里的花团锦簇,也是当地村民的致富产业。三只懒蚂蚁公司总经理助理左旭跃介绍,从本月2日紫藤花节开始以来,游客就明显增多。特别是清明小长假期间,最多一天要接待游客近500人。这几日,平均每日销售额保持在2万元。

以花为媒,“颜值”变“产值”。草坪绿如翡翠,生机勃勃;池塘波光闪烁,鱼儿翩舞;玻璃房内猫咪安卧,慵懒惬意……走进陆泽村的“猫的秘密花园”,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动物世界。

“这个清明假期,‘猫的秘密花园’成为了周边不少居民休闲遛娃的好去处,假期平均每日有超500人入园参观游玩。自试运营以来,‘猫的秘密花园’已累计接待各类游客超34000人次。”“猫的秘密花园”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兴福村仰山书院读一本书,在兴城村品一杯稻田咖啡,在陆泽村与小动物一起玩乐……如今,在“花漾长安”和美乡村示范片区,不仅这里村民的 “花漾生活”渐入佳境,产业也“花漾”升级。

“长安镇以花为节、以花为媒,促进农文旅互动融合发展,让游客有美景看、有美食尝、有美宿住、有内容玩,也让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有钱赚。”长安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长安将继续挖掘和开发“花经济”背后的优质资源,将花卉产业与发展旅游、民俗文化、农家餐饮等紧密结合,带动乡村住宿、餐饮、旅游服务等繁荣兴旺,成功掘金“花经济”。

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一株花只是一种带符号的生活,而对一座城市来说,一株花却折射出花卉产业的发展,以及花卉产业发展与活力城市建设同进共荣。

举办花园大会,接轨国际舞台,圈粉全球“花粉”;插上互联网翅膀,助力“鲜切花”飘香海外;将花卉产业与农特产、民宿、研学等多元化产品巧妙“打包”,精心打造“花漾村”,进一步打响自身品牌,吸引游客纷至沓来……长安,这座花卉小镇,以一朵花为起点,深耕花经济“新赛道”、打好农旅融合“组合拳”,在差异发展中找准市场定位、在全域融合中做旺四季旅游,走出了一条乡村“花漾”致富路。

来源 | 潮新闻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