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 | 胡晓琳 朱文 住宅楼架空层、门厅、楼内通道、安全出口等区域 是否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 是否存在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 近日,在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补短攻坚行动中,我市重点对电动自行车开展整治专项行动,对集中充电场所防火分隔措施及消防设施器材进行检查,全市共办理电动自行车领域消防行政处罚案件89件。 据了解,此次专项行动,重点检查了电动车销售点,同时,还对农村自建房以及城市住宅区的充电场所进行规范和整改。针对电动自行车在建筑物首层门厅、公用走道、楼梯间、楼道等共用部位,以及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及其两侧影响通行的区域,人员密集场所的室内区域停放、充电等安全隐患,以及“进楼入户充电”“人车同屋充电”等进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隐患问题,督促相关责任方抓紧落实整改。 据统计,专项行动共检查销售点(服务站)325家,现场整改13家单位,停业整顿3家,立案6家。质监部门共抽查5批次,不合格2批次,已立案查处。186个农村自建房充电场所、87个城市居民小区充电场所完成规范整改。 紧绷安全生产弦,要坚决做到思想不松劲、行动不犹豫、措施不松软。自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补短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各部门、各镇(街道)全面排查摸清底数、紧盯节点压茬推进,坚持隐患排查全覆盖。 4月8日至4月14日,拆违5.58万平方米,社会各类拆违累计20万平方米;小微园区(厂中厂)规范整改21家,“厂中厂”违法行为累计处罚21起;关停涉污水洗作坊14家;完成河道整治1公里,疏浚土方1万立方米;办理全省首起违反《消防法》行政拘留案件……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补短攻坚行动出“铁拳”,持续“亮剑”。 许村镇和长安镇作为攻坚行动的攻坚重点区域,多方联动靶向发力,出硬招、谋实效,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基础,着力补漏洞、促提升、抓落实,消除一批突出风险隐患。许村镇制定“一周推进工作法”,30个村(社区)和440家企业由许村专项工作组和镇领导包干负责,落实安全检查,闭环整改隐患。长安镇开展安全检查和家庭作坊专项整治“回头看”检查,各部门和村社明确专项行动联络员,落实例会推动、定期报告、考核督查工作机制。 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和突发性,不能有任何松懈和侥幸。下一步,海宁将持续聚焦重点领域,通过明察暗访、实地督导等形式,坚决遏制重大事故隐患增量,推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有力开展。同时,紧盯问题和隐患的整改,督促责任单位落实安全生产和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对风险隐患突出的单位,要跟踪督办,确保隐患排查到位、问题治理到位。 本文由大潮APP独家采访报道
|